-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百年
-
>
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
>
中國的民主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年實錄(套裝共10冊)
-
>
新書)社會主義發(fā)展簡史(大字本)
學會關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457914
- 條形碼:9787533457914 ; 978-7-5334-5791-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會關懷 本書特色
《道德八書》每冊均采用8-10個專題的形式,突出主題的迫切性;然后援引基本理論分析原因;重點在于實踐部分,講明怎么看待、怎么做、怎么修養(yǎng);總體體現(xiàn)“問題——解釋——原理——實踐”的邏輯結構。 《道德八書·*為緊迫的時代呼喚:學會關懷》定位為大眾通俗讀物,同時具備一定的理論深度。全書深入淺出,通俗易懂,文筆優(yōu)美,輕松可讀。
學會關懷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分為關懷,以“關系”來解讀、關懷,從“我”開始、用尊重敲響關懷之門、用信任滋潤關懷之花、用同情點亮關懷之焰、用反饋結束關懷之曲等九部分內(nèi)容。
學會關懷 目錄
當“關懷”成為奢侈品
他們被關懷了嗎?
你被關懷了嗎?
每個人都孤獨
關懷,以“關系"來解讀
何謂關懷關系
如何識別需要
怎樣給予回應
關懷,從“我”開始
我應獨立
我要自愛
我有力量
用尊重敲響關懷之門
直議“不尊重”
怎樣去尊重
特蕾莎修女如何去尊重
用信任滋潤關懷之花
雜談“無信任”
為何要信任
卡爾如何去信任
用同情點亮關懷之焰
細辨“沒同情”
怎樣去同情
蘇霍姆林斯基如何去同情
用反饋結束關懷之曲
正解“零反饋”
反饋二三談
曉珞如何去回應
“關懷”,走更遠!——關懷場域的擴大
安懷于人間
怡情于自然
傾心于文化
“關懷”,行不遠?——關懷作用的局限
正義何所為
關懷何所欲
好社會:日月同在
結語:今天,你關懷了嗎?
學會關懷 相關資料
德,國家之基也。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富潤屋,德潤身。
君子先慎乎德……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大學》
社會的現(xiàn)代化帶來了價值觀念的沖突:在這場沖突中要不要保持傳統(tǒng)美德,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問題。
——顧明遠
今天我們要培養(yǎng)和重塑民族的道德理性,就必須汲取傳統(tǒng)文化的精神營養(yǎng),倡導心存敬畏、行己知恥、誠實守信的社會道德觀,對社會要有奉獻精神,對他人要有責任感,對弱者要有同情心,養(yǎng)成情操高尚的人格。
——溫家寶
學會關懷 作者簡介
檀傳寶,安徽懷寧人,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德育原理、教師倫理學、教育基本理論、美育理論、教師教育。代表作有《德育美學觀》(1996)、《信仰教育與道德教育》(1999)、《學校道德教育原理》(2000)、《教師倫理學專題——教育倫理范疇研究》(2000)、《讓德育成為美麗的風景——欣賞型德育模式的理念與操作》(2008)、《走向新師德——師德現(xiàn)狀與教師專業(yè)道德研究》(2009)、《公民教育引論——國際經(jīng)驗、歷史變遷與中國公民教育的選擇》(2011)及詩文自選集《作為一棵風中的樹》(2003)等。作品曾經(jīng)獲得過中國高校人文社科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等。 曾妮,湖南長沙人,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關注道德問題,主要研究方向為道德教育、公民教育。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jīng)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