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鏡第三十三輯 :中華考古圖志
-
>
(花口本)(精)讀一頁就上癮的唐朝史(全4冊)
-
>
長安夢華錄
-
>
安史之亂
-
>
埃及法老圖坦卡蒙
-
>
紙上起風雷:中國文人(1900—1949)
-
>
西洋鏡:第二十三輯 五脊六獸
呂思勉說三國:插圖版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63738564
- 條形碼:9787563738564 ; 978-7-5637-385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呂思勉說三國:插圖版 本書特色
呂思勉著的《呂思勉說三國(插圖版)》堪稱歷史學家編著通俗讀物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以淵博的歷史識見為基礎,列舉大量《三國志》、《三國志注》等文獻中的證據(jù),對三國有關(guān)歷史人物和事件進行爬梳整理,深入辨析,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不僅給讀者很多啟發(fā),更為后世通俗講史者樹立了典范。
呂思勉說三國:插圖版 內(nèi)容簡介
《呂思勉說三國(插圖版)》是歷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生前所寫的一部通俗性的史學作品。作者以豐富的歷史知識為基礎,對真實的三國歷史和三國文學中塑造的人物、時間、戰(zhàn)爭以及地理進行了區(qū)分,深入辨析了許多重大的歷史問題,是研究三國的重要材料。
呂思勉說三國:插圖版 目錄
宦官
外戚
黃巾
歷史和文學
后漢的地理
董卓的擾亂
曹操是怎樣強起來的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袁紹和曹操的戰(zhàn)爭
赤壁之戰(zhàn)的真相
劉備取益州和孫權(quán)取荊州
替魏武帝辯誣
從曹操到司馬懿
替魏延辯誣
姜維和鐘會
孫吳為什么要建都南京
司馬懿如何人
司馬氏之興亡
晉代豪門斗富
附錄
后漢亂源與三國始末
論魏武帝
袁曹成敗
曹嵩之死
關(guān)羽欲殺曹公
諸葛亮南征考
諸葛亮隨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馬鈞
邊章、韓遂
張純之叛
李邈
君與王之別
罷社
吞泥
姜維不速救成都
孫策欲襲許
三國之校事
山越
晉初的形勢
呂思勉說三國:插圖版 節(jié)選
《呂思勉說三國(插圖版)》: 須知道古代所謂學校,和現(xiàn)代全然不同,F(xiàn)代的學校,必須要傳授些知識技能,古代的學校則全無此事。古代的學校亦分為大學小學,所謂小學,只是教授一些傳統(tǒng)的做人道理以及日常生活間的禮節(jié),如灑掃應對進退之類。又或極粗淺的常識,如數(shù)目字和東西南北等名稱之類。根本說不上知識,更無實際應用的技能! ≈劣诖髮W,其中頗有些高深的哲學,然而宗教的意味是很濃厚的。《禮記》里又有一篇,喚作《文王世子》。《文王世子》說:當時大學中所教的,是詩、書、禮、樂。這并不是現(xiàn)在的《詩經(jīng)》《書經(jīng)》《禮記》等等。須知古代的人研究學問的很少,而古人的迷信,卻較后世人為深。當時的人對于一切問題的解釋,都含有迷信的意味。所以在后世,學術(shù)和宗教是分離的,在古代則是合一的。所以古代的學問只存于教會之中,而教育權(quán)也操在教會手里。古代教會中非無較高深的學問,然總不能全脫離宗教的意味。至于實用的知識技能,則是他們所看輕的,學校里并不傳授。所謂詩、書、禮、樂:“禮”即宗教中所行的禮,“樂”即宗教中所用的樂,“詩”就是樂的歌詞,“書”大約是宗教中的記錄。在古代,歷史和宗教中的經(jīng)典,也是分不開的。印度和西藏都是如此。古代學校中有所謂養(yǎng)老之禮,其儀式非常隆重。天子對于所養(yǎng)的老人,要自己割好了肉,捧著醬送去請他吃。吃了,還要自己斟酒,給他漱口,就因為他是一個宗教中的長老,與不帶迷信色彩的師長不同。《禮記》上還有一篇,喚作《王制》!锻踔啤防镉幸痪湔f:“出征執(zhí)有罪,反釋奠于學!贬尩焓且环N祭祀之名。發(fā)兵出去,打了勝仗,回來卻在學校里去舉行祭禮,就可見古代學校不是一個學術(shù)機關(guān),而其宗教意味極為濃厚了。古書上說學校制度的地方很多,不能全說它是子虛烏有,然而從沒見古書上記載一個人在學校里學到了什么知識技能,就是為此! ∪粍t古人沒有應用的知識技能么?不然。我們知道:所謂三代之世,已有較高度的文明,其時有許多事情,已非有專門知識技能不能辦,就是現(xiàn)在所傳的幾部先秦子書,其中包含專門的知識技能也頗多,不能說全是后人偽造的。然則古人的知識技能,從哪里來的呢?這就是從宦之中得來! 」湃私忉尅盎隆弊,有的說是學,有的說是仕;的確,這二者就是一事。因為在古代,有些專門的知識技能,就是在辦理那件事的機關(guān)里,且辦事且學習而得的,從其辦事的一方面說,就是仕;從其學習的一方面說,就是學! ∽x者諸君,總還有讀過《論語》的,《論語》的《先進篇》有一段,說:“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日:‘賊夫人之子!勇啡眨骸忻袢搜,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然后為學?”’子路再魯莽些,也不會主張人不學就可以辦事。子路只是看重且辦事且練習,而反對不能直接應用的知識,和現(xiàn)在的人看重應用技術(shù),而藐視高深學理一般。這就是重視宦而輕視學。漢時皇室的藏書,由劉向和他的兒子劉歆編成一部書目,謂之《七略》。班固《漢書》的《藝文志》,大部分就是抄錄他的。他對于每一類的書,都有推論這種學問從何發(fā)源及其得失的話。其論先秦諸子之學,都以為是出于一種官署,就是為此。然則宦就是在機關(guān)中學習做公務員。公務員中,自然有出類拔萃,有學術(shù)思想的,就根據(jù)經(jīng)驗,漸漸地成立一種學術(shù)了。 ……
呂思勉說三國:插圖版 作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江蘇常州人,中國現(xiàn)代歷史學家。出身于一個書香門第,自幼家貧,12歲以后在父母師友的指導下研讀史書。16歲自學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蘇州東吳大學、江蘇省立一師范專修科等校任教,學生中有后來成為文史大家的錢穆、趙元任等人。1926年起,任上海光華大學國文系、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戰(zhàn)期間,歸鄉(xiāng)閉戶著書?箲(zhàn)勝利后,重返光華大學。1949年后,任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作為我國現(xiàn)代史學家,呂思勉先生知識淵博,學術(shù)造詣高,與陳垣、陳寅恪、錢穆并稱為“史學四大家”。他在中國通史、斷代史和各種專史領(lǐng)域都做出了獨到的貢獻,其史學專著《中國通史》、《白話本國史》、《中國近代史》等,均為后人的學習研究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經(jīng)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shù)叢書(紅燭學術(shù)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