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它們:水怪時代
-
>
尋找中國龍立體書
-
>
非遺里的中國(全3冊)一千年國粹 匠心巧思 薪火相伴
-
>
郁金香①+②(全10冊)
-
>
數(shù)學簡史
-
>
汴京的一天
-
>
地圖上的地理故事-長城
文學家風:爸爸的兩個童年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8319624
- 條形碼:9787558319624 ; 978-7-5583-196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學家風:爸爸的兩個童年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7歲“文學家風”系列圖書是一套獨特的書。 一、作者隊伍獨特。 一對父女,兩代作家。全套書四冊,每一冊都是由同是作家的一對親子共同創(chuàng)作,有意思的是,這四對親子都是作家父親和作家女兒。他們分別是:常新港和常笑予,董宏猷和董菁,孫建江和孫雪晴,孫云曉和孫冉。 二、內(nèi)容結(jié)構(gòu)獨特。 該系列圖書可讓你看到文學兩代人如何相互教育、相互影響、共同面對成長中的得與失,了解他們在文學素養(yǎng)的培育下具有的創(chuàng)作經(jīng)歷和成就。 每冊書在內(nèi)容框架上主要由“成長印象”“文學微訪談(劇場)”“成長故事”“文學作品”四部分構(gòu)成,每冊書還附有表現(xiàn)兩代人之成長的“時光圖譜”,以及體現(xiàn)閱讀對作家人生之影響的“閱讀書目舉要”。故而,這套圖書既包含了作家父女各自撰寫的與對方共同成長、親子閱讀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故事,收錄了他們的文學作品,又向讀者呈現(xiàn)了文脈傳承與家風建設(shè)的軌跡。 三、價值、意義獨特。 該系列圖書一方面與兒童文學、閱讀有關(guān),可以說從全新的角度、以真實的文學成長案例為讀者解答“如何成為作家”“怎樣提高寫作水平”等一系列的問題。 另一方面與家庭家庭教育有關(guān),該系列圖書能讓讀者從具體的家庭中領(lǐng)悟到文學養(yǎng)育的重要性,為這個時代的家風建設(shè)以及文學成長提供可參考的樣本;指導(dǎo)家長和孩子共同打造一個更良性的、有情懷的、被文學浸染的成長空間。
文學家風:爸爸的兩個童年 內(nèi)容簡介
“文學家風”系列圖書由中國當代兒童文學大家與他們同是作家的女兒聯(lián)袂創(chuàng)作。全套共四冊包括:《爸爸的兩個童年》《80%的完美爸爸》《閑聊也是正經(jīng)事》《遇見文學的少年妙不可言》。 四冊書內(nèi)容豐富多彩、圖文并茂,包含“大作家”與“小作家”有趣的成長故事,還有作者許多珍貴的成長照片等; “成長印象”,展現(xiàn)父女在彼此眼中的形象,用一幅“時光圖譜”呈現(xiàn)他們的成長軌跡; “文學微訪談(劇場)”,收錄讀者關(guān)心的與文學、教育、成長等有關(guān)的幾十個問題,作家們對此給出了有趣、真實的回答; “成長故事”, 敘述了“大作家”和“小作家”與對方共同成長、親子閱讀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故事; “文學作品”,精選作家們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文學作品十篇左右; “閱讀書目舉要”,推薦數(shù)十本對作家本人有積極影響的好讀物,是真誠、獨特的閱讀分享。
文學家風:爸爸的兩個童年 目錄
1 **卷 成長印象
2 人物簡介
4 我眼中的女兒
5 我眼中的爸爸
6 時光圖譜
8 第二卷 文學微劇場
9 劇場演員
10 劇場訪談:文學里的生命氣息
33 第三卷 成長故事
34 我跟女兒撕咬著一起長大
60 我和爸爸
80 那些我們不該錯過的事——我讀爸爸的作品
86 第四卷 文學作品
87 常新港文學作品
88 1972 年的花香
94 白山林
111 荒火的輝煌
120 雪幕的后面
133 咬人的夏天
145 麥山的黃昏
155 迷途的故事
166 一九六九年的雪
181 常笑予文學作品
182 流浪玩偶
219 夜水遙遙
234 活得*像活著的人
249 附錄:閱讀書目舉要
文學家風:爸爸的兩個童年 節(jié)選
【**卷 成長印象】 《我眼中的女兒》 她很少穿高跟鞋,一米七一的身高讓她覺得不安全,還是大眾眼 中的平均身高才讓她安心。女兒讀的是英文專業(yè), 卻對文學情有獨鐘。她表面溫和平靜,內(nèi)心卻激烈澎湃。她對文學的敏感,超出了我的預(yù)估。我跟女兒是朋友,如今,她常常忍不住指導(dǎo)我的生活,希望我的將來不走彎路。在我的內(nèi)心深處,我一直在等她。等什么?等她的所有。 《我眼中的爸爸》 讓我描述一下爸爸,我就眼花繚亂,頭腦發(fā)暈。不是因為不會描述,而是因為他好似一匹斑馬,黑白交錯,涇渭分明。深沉和天真都如此明晰地刻在他的皮膚上,斑馬一跑動,就會晃得人辨不清黑白,斷不了方位,眩暈起來。 他深沉的時候像一口古井,我靠近他,投石問路,不見聲響,心里便想:糟了,我還是不要打擾他,惹火燒身。 他天真的時候又仿佛穿越時光,變成了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嘻嘻哈哈,吵著和我一起玩。我倒像個大姐姐一樣無奈地說:“好啦好啦,寫完作業(yè)就跟你一起玩?!? 寫到這我又暈了,爸爸已經(jīng)跑到我前面了,等我追上去看看,他現(xiàn)在是黑的還是白的。 ………… 【第二卷 文學微劇場】 《劇場訪談:文學里的生命氣息》 劇場主:常老師,您曾經(jīng)說“一本有悲劇意識的書,可能會給孩子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唯美、悲劇都是我文學作品中必須表達出來的東西。而如果一個孩子沒有憂傷、悲痛感、憐憫心,不知道感動流淚,就不算是一個有重量的生命?!蹦侨绾慰创齼和膶W創(chuàng)作的“歡樂與悲傷”呢? 常新港:這是一個常常被人提及的話題。我認為,每一個作家都該尊重生活的現(xiàn)實。現(xiàn)實是什么?是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兒童的歡樂和悲傷,都是他們成長中必須經(jīng)歷的。家長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天天歡樂,遠離悲傷,這是愿望。但是,當大人天天呵護孩子,怕他餓著凍著時,他的抗壓力正在萎縮和消失,在孩子的未來,會造成不健全的成長,帶來更大的悲傷。一個負責任的家長,一個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家,必須有節(jié)制地把生活的多面性,傳達給今天成長中的孩子,為他們的精神,打一個良好的堅實的底子。 兒童文學,需要歡樂。但是,不拒絕悲傷。 劇場主:那笑笑呢?您平時記筆記,寫日記嗎? 常笑予:小的時候我會寫日記,……長大以后遇到有觸動的事或者細節(jié),我會用筆或手機記事本記下來。老實說,對我來說記錄與其說是練筆或幫助記憶,不如說是對記憶壓力的轉(zhuǎn)嫁。隨著今日所思所想所見所聞被記錄在案,我長吁一口氣,便坦坦蕩蕩地忘了。等到再翻看的時候,有時候會驚詫,我竟然經(jīng)歷過這樣的事情,看過這樣的情境,有過這樣的體會和感悟!如此陌生,卻又確實是我所經(jīng)歷的。記憶從一個罅隙噴涌而來,帶來偶遇往事的喜悅和靈感,這 可能才是記錄的價值。 ………… [第三卷 成長故事] 《我跟女兒撕咬著一起長大》 在女兒面前, 我是爸爸。我應(yīng)該扮演的是爸爸的角色。但是,我反省自己,爸爸這個角色真的沒當好。 我卻像是一個玩伴,一只跟她整日撕咬在一起,共同長大的動物。 ………… 《我和爸爸》 回顧我幼年時期的父女關(guān)系,似乎有些特別。出現(xiàn)在我腦海中的不是父親溫柔的守護和孩童天真的探索。聊起往事,我的老父親也卸下偶像包袱,坦言自己在與我相遇的初幾年里,并沒有適應(yīng)父親的角色。前面說我眼中的爸爸是一匹斑馬,其實是我用較為客觀的眼光、體貼的心境和溫柔的考量思索出來的比喻。如果問問小時候的我,爸爸在我眼中是什么,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揚子鱷。 ………… [第四卷 文學作品] 常新港文學作品 《1972年的花香》 我有鼻炎。一到冬天嚴重的時候,我整夜睡覺都靠張大著嘴呼吸。媽媽說我的鼻子又直又挺很漂亮,只是一件沒用的擺設(shè)罷了。我不會像別人那樣,吃到美食,總會不由自主地說:香!太香了! 我聞不到香味。但是,我沒覺得自己有生理缺陷,每天照樣快活。我有兩個死黨,一個叫有福,一個叫大力。我看有福一點福氣都沒有,夏天時天天要完成一件大事,給他家滿院子的雞鴨鵝挖回能吃夠吃的野菜。大力一點力氣都沒有,他能把自己的鞋帶系牢就不錯。他不該叫大力,就像是一只貓,它偏偏取了名字叫驢。挺別扭。 ………… 常笑予文學作品 《流浪玩偶》(常笑予) 貝果有氣無力地靠在濕矮的墻上,他的腿太沉了,一步也走不動了。滴答,滴答,雨終于停了,暴雨像皇帝巡游的陣仗,聲勢浩大,穿街而過,之后卻像什么也沒發(fā)生過一樣??墒沁@場十幾分鐘的暴雨,對于貝果來說,是場災(zāi)難。 貝果是一只流浪街頭的玩偶熊,身高一米三。這是他流浪的第八天。 …………
文學家風:爸爸的兩個童年 作者簡介
常新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黑龍江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被譽為“成長小說天王”。已出版80余部作品,曾獲第六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第二屆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圖書獎、臺灣“好書大家讀”少兒讀物獎等獎項,代表作有《土雞的冒險》《尼克代表我》等。 常笑予,作家,兒童文學編輯,曾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于《文學少年》《兒童文學》《十月少年文學》等刊物發(fā)表多篇小說。出版作品有《黑貓叫醒我》。
- >
隨園食單
- >
煙與鏡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