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yōu)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yōu)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香畹樓憶語》今譯詳考精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791100
- 條形碼:9787540791100 ; 978-7-5407-911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香畹樓憶語》今譯詳考精解 本書特色
作為“憶語體”文學的經(jīng)典之作,《香畹樓憶語》清嘉慶年間問世伊始,即獲高度贊譽,尤其筆墨功力“非雉皋所及”。與版本眾多的《浮生六記》《影梅庵憶語》相比,與之齊名的《香畹樓憶語》市面上寥寥無幾。本書作者繼剖解《影梅庵憶語》之后,將《香畹樓憶語》列為“與世書”古文今譯系列的第二部。除了延續(xù)優(yōu)美的古文今譯、抽絲剝繭的原文考證和注釋解讀,更進一步“全景再現(xiàn)式”,除了還原《香畹樓憶語》本身,還生動講述文中男女主人公的家人的生平,并將文中寄情傳意的詩詞單列注解,同時附上了才學深厚的婆母、姐妹為女主所作的哀悼紀念文章。 要讀到、讀懂、讀透、感悟《香畹樓憶語》中文字之美、情感之深切,本書是值得珍藏的良心版本。
《香畹樓憶語》今譯詳考精解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古代“憶語體”文學的經(jīng)典之作。作者陳裴之深情追憶亡妾王子蘭(紫姬)。 在作者半枝半影讀到的《香畹樓憶語》里,他與紫姬的愛情,并不完美、也不純粹,不是童話也不是傳奇,甚至是殘缺的、蒼白的、單薄的,經(jīng)不起推敲和細究;但它又是如此真實,真實得仿佛一篇心理學病理報告,真實得仿佛就是你我身邊隨處可見的故事,甚至是你我都會遇到、擁有、錯過和懷念追憶的感情。而這樣的感情,仍然頑強地要煥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和光彩,一種不死的欲望,一星疲憊生活里的英雄夢想,因而成為那么溫柔動人的一點光亮,經(jīng)歷百年一直傳遞到今天。 全書包括譯者的前言導讀、今譯、原文&注解、家人小傳、文中詩詞、譯者的后記評述,并在附錄里補充了作者母親寫的《紫姬小傳》、作者正妻汪端寫的《紫姬哀詞并序》、紫姬姐妹為《香畹樓憶語》作的序等,視角不同,文體各異。"
《香畹樓憶語》今譯詳考精解 目錄
前言
香畹樓憶語·今譯
影梅庵憶語·原文 & 注解
家人小傳
陳文述
龔玉晨
汪端
梁德繩
陳時
王瑞蘭
馬又蘭
陳麗娵
陳華娵
管筠
陳葆庸
另:小陳的基友們
《香畹樓憶語》中的詩詞
后記 疲憊生活中的溫柔與光亮
附錄
紫湘誄 陳文述
紫姬小傳 龔玉晨
紫姬哀詞并序 汪端(允莊)
同作 管筠(靜初)
同作(又) 陳華娵(萼仙)
同作(又) 陳麗娵(苕仙)
《香畹樓憶語》序(一) 馬又蘭(閏湘)
《香畹樓憶語》序(二) 王瑞蘭
《香畹樓憶語》今譯詳考精解 節(jié)選
后記 疲憊生活中的溫柔與光亮 *初讀到小陳(陳裴之)和紫姬(王子蘭)的故事,我還年少,將之讀作一個美麗、浪漫,甚至不無“幸運”的青春愛情悲劇,類似古代中國的《戀空》或《Love Story》。 兩個漂亮的年輕人,在*美好之時相遇、相愛,結為連理。幾乎沒有任何錯過,也沒有多少阻礙,圍繞在他們身邊的家人與朋友,也仿佛都在溫柔地守護著這份感情。直到死亡突然降臨,帶走其中一人,而后沒過多久,另一人也隨之逝去。 但他們也因此躲過了世間的衰老、挫折和困頓……只留在一篇短短的綺麗文字中,永遠年輕,永遠美麗,永遠情有獨鐘、心心相印。 必須承認,讀者們喜歡這樣的故事,甜美、輕盈,賺人眼淚,又毫無負擔,幾乎沒什么陰暗面,沒有惡意、背叛、傷害,每個角色都是善良的,所有誤會都是善意的,甚至*終的不幸也帶著“真善美”的成分,讓主角定格在*青春美麗、兩情相悅之時,就連悲傷也呈現(xiàn)出某種絕美的姿態(tài),仿佛搖曳著淡淡的芬芳。 而我總相信,古往今來,人心一也。兩百多年前,小陳寫下這篇《香畹樓憶語》時,還有同時代讀到的親友們,心中涌起的,想必也是同樣帶著淡淡芬芳的美麗的悲哀吧。 之后,過了好些年,我偶然重讀此文,又稍微深入地了解了一下文中的人和事,以及相關時代背景。 整個故事就忽然完全變了味道。 如果這是一個簡單純美的愛情故事,小陳為何要從父親生病寫起?他文中未曾提及,陳父(陳文述)并不是簡單的“抱恙”,當時整個蘇杭暴發(fā)疫病,陳家四十天里有十一人先后病故,其中有孕婦,也有未成年的孩子,活下來的人,也大多曾染疾,“死里逃生”。 所以小陳和妻子允莊(汪端)才會如此虔誠地“持觀音齋”,“夫婦異處者四年”。紫姬還根本沒有登場,家中就開始有為他納妾的提議。 按照小陳的說法,他是激烈反對的,完全是允莊一廂情愿地張羅,他一再推辭拒絕,為此還在風月場中留下了薄幸無情之名。甚至,從他的某些詞作看,還有人懷疑他其實是“懼內(nèi)”的。 而允莊之所以熱心地為小陳納妾,主要是因為那段時間她選編《明詩》,過于投入,患上嚴重的失眠癥,擔憂自己心力損耗,“不克仰事俯育”,上不能侍奉公婆,下不能撫養(yǎng)子女。所以急著給丈夫再找一個“賢內(nèi)助”。 小陳的母親龔夫人(龔玉晨)且透露,允莊是“娩后失調”,身體孱弱,這也是“夫婦異處”的一個原因。 估計今天的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讀到這里都要“呵呵”了:我信你才有鬼! 小陳還一再強調,即使勉強同意納妾,他也絕不是為了自己,而是要找一個能夠洗盡鉛華,“溫凊定省”,尤其是“采蘭樹萱”,“奉吾老母者”。 小陳兄弟姐妹五人,都是龔夫人所出,*小的妹妹出生不久便夭折了,唯一的弟弟陳學周,小字荀兒,十分聰慧,卻也在七歲時病故。這里的“七歲”是虛歲,其實荀兒去世時只有五歲,正是*可愛的年紀。龔夫人為此大病一場,水米不進,“月飲酒百壺”。從此十分善飲,被陳父稱為“酒仙”。略懷疑這可能是酒精依賴的婉轉說法,而龔夫人實際上一直未從喪子之痛中真正走出來,到晚年更是每每飲酒過度,醉后性子陰晴不定,“聲色所加,恒使人惴惴”。即使在小陳筆下(他必然要美化自己的母親),也能看出她特別脆弱、敏感,多愁多病,是全家人擔憂牽掛的焦點。 后來紫姬病重,小陳陪她回娘家養(yǎng)病。紫姬奄奄一息時,龔夫人略有不適(其實只是感冒頭暈),陳父就趕緊給小陳寫信,小陳也立刻趕回家去,紫姬去世時他都未能守身邊。所以,從小陳的立場看,他當時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文中所寫的一見傾心和刻骨銘心,更像是“按圖索驥”地“誠征高級生活助理”。 再看紫姬那邊,也更像是有備而來的積極“應征”。 按小陳的說法,紫姬出生于一個幸福和睦的大家庭,“姬同懷十人,長歸鐵嶺方伯,次歸天水司馬,次歸汝南太守,次歸清河觀察,次歸隴西參軍,次歸安樂氏,次歸清河氏,次未字而卒,次歸鴛湖大尹,姬則含苞*小枝也”。一家十姊妹,花團錦簇,除了八姊早夭,似乎個個都嫁得不錯,而紫姬是*小*受寵的一個。 但仔細考察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事實并非如文字所呈現(xiàn)的那般美好。 十姊妹并非一母所生,有的也許還是養(yǎng)女,且養(yǎng)育她們很可能就是為了給人做妾?梢韵胂,“嫁得好”應該是紫姬姊妹們從小耳濡目染的人生目標,而前面幾位姐姐也都乖順地聽從安排。 紫姬的生母早逝,七姊瑞蘭和她是同母姊妹,八姊小蘭可能也是,但小蘭早夭。而瑞蘭特別有個性,或者說勇于追求愛情,不顧家人的反對阻撓,嫁給了一位戲子,好像還是靠她養(yǎng)著!劣谥\生的方式,就不好說了。 可以想見,瑞蘭此舉掀起了怎樣的軒然大波,時人記載是“其母頗詬誶”,這里的“母親”應該是她們的嫡母。 不管嫡母多么生氣,瑞蘭已經(jīng)離家,那么承受“詬誶”的,想來是其余未出嫁的妹妹,尤其是她的同母妹妹!绻孪氲酶幇狄稽c,小蘭的早夭不知和這有無關系? 作為兩百年后的旁觀者,我們很難評估所有這些給“含苞*小枝”的紫姬造成了怎樣的心理影響。只能推測,若她真如小陳文中所寫的那般聰明、敏感而沉靜內(nèi)斂,或許在心里始終憋著一口氣,一定要嫁得“足夠好”,連七姊八姊的份一起,好到讓嫡母無話可說,讓身邊所有人都艷羨不已。 小陳似乎就是那個“足夠好”的選擇。 ……
《香畹樓憶語》今譯詳考精解 作者簡介
作者:陳裴之(1794—1826) 字孟楷,號小云,別號朗玉山人,浙江錢塘(今杭州)人,清代江南著名才子、詩人,著有《澄懷堂集》《香畹樓憶語》《夢玉詞》。其父陳文述,為當時名士,交游廣闊,主持吳中文壇,家人親友多能詩,可謂書香門第;其妻汪端,也是清代著名女詩人、學者。而陳裴之的著作中,最有名的是記載他與秦淮名妓王子蘭(紫湘)愛情故事的《香畹樓憶語》,與冒襄追憶董小宛的《影梅庵憶語》齊名,二者可謂中國文學史上“自傳其愛”的“憶語體”文學的雙璧。 譯注者:半枝半影 一直堅守著老式“書齋”風格的寫作者,安守文字世界的平和寂靜,只為性靈所至而書寫,安靜寫作,安靜翻譯,安靜推薦解讀自己喜歡的作品與作者。 “與世書”系列的古文今譯,追求譯文的氣韻與美感,力圖“神似”原作風格;注釋細致入微,對每一人物、事件、典故、詩詞、器物、風俗皆不避瑣屑,娓娓道來;通過扎實的考證補充原文的空白之處;相關解讀分析,力求直面人心、洞察世情,深刻又寬容、溫暖而犀利;致力于在古文今譯一事上用心至性,打磨佳作。 已出版《風言風語—青春者〈詩經(jīng)〉筆記》《浮生六記(今譯)》《與茶說》《影梅庵憶語》等作品。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