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人與海
-
>
統(tǒng)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世界經典文學名著系列注音版:小婦人(九品)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
>
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答題必備公式(備考2023)
-
>
米·伊林十萬個為什么(導讀版)
-
>
經典閱讀:青少年人文素養(yǎng)叢書--話本選
風流猶拍古人肩——《古典的中國》講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732162
- 條形碼:9787550732162 ; 978-7-5507-321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風流猶拍古人肩——《古典的中國》講義 本書特色
嚴凌君獨力編撰的“青春讀書課”暢銷多年,被譽為“新中國**部私人編撰的語文教材”(香港《大公報》)?!讹L流猶拍古人肩》是嚴凌君老師在學校講授“青春讀書課”之《古典的中國》的課堂實錄,權威解讀和導讀“青春讀書課”,將引導更多人共享“青春讀書課”的魅力。
風流猶拍古人肩——《古典的中國》講義 內容簡介
“青春讀書課”是嚴凌君老師主編的中學生系列人文讀本,選編古今中外文章,從小說詩歌到各種文論,舉凡成長、文學、中國、思想、文化、詩意等等無所不包,堪稱蔚為大觀。自出版以來,深受讀者歡迎?!豆诺涞闹袊肥恰扒啻鹤x書課”之一種,選文按民族原生態(tài)文化體例,試圖還原中國古代的日常生活情調,呈現(xiàn)中國人傳統(tǒng)生活中富有詩意的一面,反映中國人的精致的修養(yǎng)情趣,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人性畫面,作為一個種族在大地上探求人性的生存方式的輝煌努力和豐厚積淀。該書是嚴凌君老師在育才中學講授《古典的中國》的課堂實錄,非常不錯解讀和導讀“青春讀書課”,將引導更多人共享“青春讀書課”的魅力。
風流猶拍古人肩——《古典的中國》講義 目錄
001 第 一 講 中國書生的兒童時代
009 第 二 講 為自己讀書
017 第 三 講 古代的高考
025 第 四 講 新人類:君子
036 第 五 講 新生活:詩生活
046 第 六 講 書生風骨
055 第 七 講 中國創(chuàng)世記
064 第 八 講 吾土吾民
074 第 九 講 中國文學中*可愛的三個女人
096 第 十 講 幸好有民間
102 第十一講 市井與田園
107 第十二講 時間的哀歌
117 第十三講 我和桃花有個約會
124 第十四講 折楊柳:古道西風瘦馬
134 第十五講 云中誰寄錦書來
141 第十六講 中國式友情
151 第十七講 眉眼盈盈處:中國式美人
163 第十八講 手提花籃把相思賣
170 第十九講 泥人兒:中國式愛情
179 第二十講 問世間情是何物
184 第二十一講 那些花兒:靈魂的隱喻
196 第二十二講 明月心
206 第二十三講 解憂酒·清心茶
214 第二十四講 別樣文字 游戲精神
224 第二十五講 中國文化溯源:原儒
234 第二十六講 中國文化溯源:原道
250 第二十七講 李白家的月亮——對一個文化意象的經典個案考察
262 第二十八講 鳳鳴中國:杜甫的祈禱
298 第二十九講 吃貨蘇東坡——喜歡蘇東坡的三個理由
318 第 三 十 講 李清照的文字美學
334 第三十一講 活在書中的古典女子
349 第三十二講 古典,讓我們記住回家的路——追憶中國人的詩生活
359 第三十三講 古典的中國如何活在今天——課程結語
364 致謝
風流猶拍古人肩——《古典的中國》講義 節(jié)選
第六講 書生風骨 古人常說:人生十件事,八九不如意。人生得意須盡歡,但是失意之時呢,怎樣做人?在失意中更可看出一個人的風骨。有許多美好的詞語刻意提醒你這種狀態(tài)的重要性:書生意氣,文心俠骨,白衣卿相,魏晉風度,等等。 書生意氣這個詞,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常常被用作貶義詞。指的是一個人有書呆子氣,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會圓滑世故,一根筋。這個詞的淪落,意味著我們這個社會道德尤其是書生群體的整體淪落。這個詞本來很美好,在一個社會里,官場有規(guī)則,老百姓有生活的哲學。書生可以出將入相,也可以歸隱山林。他們既不與官場同流合污,與一般百姓的活命哲學也不同。他們有一套自己的體系,保持了民族精神優(yōu)秀的一面。我們來舉例說明。 科考失利的人 科舉考試為庶民士子改變命運打開了大門,然而,能夠登堂入室的人畢竟是少數,古代科考每次的錄取人數極少,與現(xiàn)在的高考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就進士而言,唐朝每年登龍門者不過二三十人,宋朝*多,盛極一時,有時多達五六百人,而明清時期一般在二三百人。如此,對于成千上萬的考生,科舉失利是常態(tài)。蕓蕓書生,該如何自處? 老油條歸有光。一篇《項脊軒志》,讓我們見識了歸有光的才華,后人稱贊其散文為“明文**”。那些讀著他的文章長大的學子紛紛進士及第,而這位大才子,八次落第,六十歲才考中進士。每次落第歸鄉(xiāng),其心情如何?歸有光說:來往旅途,飽看湖光山色,也是“奇游”。他欣賞杜甫的見解:眼前無俗物,多病也身輕,*不耐煩與人同行。呵呵,寧愿生病,也勝過與俗人接觸。跟俗人打交道,實在比生病還累人啊。 徐渭的掙扎。徐渭,字文長,號青藤?;艘粋€:精神失常,自殺不死,殺人坐牢;奇人一個:書畫詩文雜劇,明代一流,青史留名。考場失利,一生屈居幕府謀生,一生以書畫詩文立身。這是一個懷才不遇的典型,也是一個自強不息的典范。真有才華的人,總能為自己找到一個出口的,徐渭的出口很多。其在繪畫方面的成就,吸引了后世許多著名的粉絲。“八大山人”朱耷崇拜他,“揚州八怪”的鄭板橋甘當“青藤門下牛馬走”,近代藝術大師齊白石則說:“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 蒲松齡講故事。明清科舉考試八股文,害人眾多。蒲松齡一生以秀才之身,在鄉(xiāng)間私塾課童維生,考了一輩子,一直考到七十多歲,一次都沒考上。對于心高氣傲者,難免抑郁終生。這時候*重要的是怎樣安放自己的一顆復雜的靈魂。蒲松齡為自己找到一個出口:聽講鬼故事。他想了一個辦法,在來往行人很多的大路邊的樹底下鋪上一張?zhí)J席,擺了一個茶攤,準備了茶和煙,邀請來往的人停下來免費喝茶抽煙,但前提是要講故事,故事越稀奇古怪越好。于是,人們坐下來,喝口茶,吸袋煙,就開始講鬼怪的故事。這件事堅持了二三十年,蒲松齡因此搜集到天下*奇特的各種鬼怪故事,編成了一部著名的玄怪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從此,在大眾面前擺攤招呼客人成為他的正業(yè),考試成為他 的副業(yè)。七十一歲那年,官府按例賜給他一個功名:貢生。這時候,功名對于蒲松齡已經不重要了吧。蒲松齡心里的一腔詩意,化作了無數奇特的鬼故事流傳民間,他寫鬼寫狐實際上都是在寫人間百態(tài),而其中刻畫*多描摹*神奇的是狐貍精。這個,我私自揣摩,應該是一個貧寒書生在描畫心中的理想女子,他筆下的狐仙,也就成了天下寒門士子的夢中情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也生在山東,也喜歡講鬼怪故事,不知道是否與當地民風有關。 可見,科舉考試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有志之士懂得自尋出路。 平凡日子里的不平凡 廖有方的善舉。廖有方,唐代安南(今越南,唐代藩屬)士子,落第還鄉(xiāng)的路上,遇見一個貧病兒郎,也是落第士子,此刻奄奄一息,病在路上,很快就死了。廖有方沒有猶豫,沒有錢,就將自己的馬匹賣給當地豪強,買了一口棺材,將死者安葬,并配上銘文祭奠。同是天涯淪落人,同病相憐,與人為善,一個自然而然的行為,讓他成了“大唐義士”,名動京華。第二年,諸多高官感佩其善舉,紛紛推薦,廖有方得以進士及第。 李賀嘔心瀝血。少年天才,以神童聞名當時。成年后,因為父名李晉肅,“晉”與“進”犯“嫌名”,不得參加進士考試。盡管韓愈遍舉法律和典籍為之辯解,也是無果。李賀體形細瘦,通眉長爪,奇人異相。仕途無望,傾心寫詩,白日騎一匹騾子外出覓句,晚上回家則探囊整理,焚膏繼晷,孜孜不倦。母親心痛感嘆:這孩兒是要嘔出一顆心來才肯罷休啊。嘔心瀝血,成語來源于此。李賀只活了二十七歲。李賀去世后詩文編集成冊,杜牧作序,李商隱作傳。古人認為,人生有三不朽事業(yè),值得追求:立德立功立言。李賀一生,以其瑰奇神秘的詩篇,為漢語立言。 歷史上,有多少鄉(xiāng)間書生,一生可能默默無聞,然而日子過得心安理得,有滋有味。其緣由,多半源于文字的魅惑。 宋代有個叫潘大臨的書生,貧居黃州,酷愛吟詩,受到貶官于此的蘇東坡的喜愛。某日,收到朋友的來信,詢問*近有何佳作。潘回信,說到一件趣事:秋天一來,每一件景物都是上佳詩句,只是被世俗的氣息所遮蔽,世人沒發(fā)現(xiàn)罷了。昨天閑躺在床,聽見風過樹林,雨聲瑟瑟,忽然得句,欣然題壁,在自家墻壁上寫下:滿城風雨近重陽。氣勢闊大,意境深遠,引人遐思,正待續(xù)句,忽然打門聲響,是村里催租的家伙上門了,詩興敗壞,只好將這一句奉上。聽聞這個故事的人,都笑他迂闊。這些淺薄的笑者,哪里懂得一個書生對文字的癡情,對詩意生活的癡迷。 詩歌進入日常生活,可以幫助人們度過苦難和表達歡欣。一個人的生活很難有幾天絕對的平淡恬靜,就像這個詩興正濃,卻遇上了收稅的掃興事的詩人。但是有了詩歌作為心靈的伙伴和心智的見證,世界就被重新改寫了,人們有底氣抵御現(xiàn)實生活的磨難。讓心中有一種東西來支撐自己,才活得有人的尊嚴和價值。這就是為什么有那么多書生,整天推推敲敲,要在漢語的風火爐里煉出一個文字丹來。 人生可失意,卻不可失去詩意 劉禹錫是一個有著牛皮糖一樣堅韌精神的人。二十一歲中了進士,可惜仕途坎坷,當了幾年官,被貶了,十年后回來,長安城南的道觀桃花盛開,是春游一景,他借題發(fā)揮,寫了一首詩: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唐】劉禹錫《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 桃樹跟你劉郎有什么關系?這顯然暗含了一種心理活動。潛臺詞被人讀出來,說他對滿朝新貴心懷不滿。結果因為這個,皇帝一腳又把他踢到偏遠地方去了,這一貶是十四年。十四年后,重新被召回京城,朝中官員又淘洗更換了一遍。這個家伙劣性不改,又來了一首詩: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唐】劉禹錫《再游玄都觀》 苔蘚遍地,人跡罕至,桃花被菜花替代了,種桃的道士不見了,我老劉又回來了。沒有關系的景物之間,他偏偏扯上了關系,又硬生生把自己插進去,攔也攔不住,別人讀來也不覺得違和。這種牛皮糖個性,這種一定要用文字表達情感的書生意氣。言為心聲啊,詩言志。 柳永何許人也?他是北宋時期中國*偉大的流行歌曲的詞曲作者?!胺灿芯?,必有人歌柳詞?!本瓦@么一個人,當代**才子,卻總是考不上進士。曾經有一次合格了,在殿試的時候,忽然皇帝說了一句話:你不是喜歡填詞嗎?干嗎要來當官呢?你還是去寫你的流行歌曲吧,比當官的虛名好多了。皇帝這么一弄,柳永的前程就給斷送了,沒有任何理由,金口玉牙。柳永,有幽默的行為藝術的天分,他從朝堂退出來以后,想了想,上街就打了一個旗幡出來,人走在前面,后面有仆人跟著,打一個旗幡,上面寫:奉旨填詞柳三變。我是奉皇上的御旨填詞的柳七柳三變?;实鄄皇钦f,且去填詞,何要浮名嗎?干脆將計就計,將皇帝的名號打出來做廣告。然后,柳永也就一直混在他的根據地—煙花柳巷里。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云便,爭不恣狂 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 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 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宋】柳永《鶴沖天·黃金榜上》 這首詞就記錄了當時的心態(tài):我沒有金榜題名,是這個圣明的時代把一個賢人給遺棄了。我才不會就此消沉,反倒要活得更為瀟灑,我是才子詞人啊,怕什么?我是人間的一品老百姓,沒有官位的民間宰相,詞壇霸主,白衣卿相。古人穿衣服,顏色有規(guī)定,穿朱著紫的,是高級官員,白衣是書生常服。不讓我登官場,我就去煙花柳巷,有那么多中意我的人兒等著我,我可以過得風流快活,不讓青春虛度。人間榮耀,不過是過眼煙云,我愿將這般浮浪虛名,換成美酒新詞,淺斟低唱。這是柳永的心態(tài),未必一定做了官才活得舒暢。念頭一轉,我還有另一種活法,生活空間立即得以拓展:每一首新詞出來,歌伎們搶著傳唱。詞人死后,有三千歌伎送行。 …… ……
風流猶拍古人肩——《古典的中國》講義 作者簡介
嚴凌君,深圳育才中學語文教師。十年磨一劍、獨力編撰的成長教育系列讀本“青春讀書課”暢銷多年,被譽為“新中國第一部私人編撰的語文教材”(香港《大公報》)。被評為“深圳市全民閱讀優(yōu)秀閱讀推廣人”“校園閱讀點燈人”,因為“他是一位教育理想的踐行者,他的實踐和帶動為中國語文教育改革前行、優(yōu)化中學語文生態(tài)環(huán)境做出了令人尊敬的成績”(頒獎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