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鏡第三十三輯 :中華考古圖志
-
>
(花口本)(精)讀一頁就上癮的唐朝史(全4冊)
-
>
長安夢華錄
-
>
安史之亂
-
>
埃及法老圖坦卡蒙
-
>
紙上起風雷:中國文人(1900—1949)
-
>
西洋鏡:第二十三輯 五脊六獸
甌物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634941
- 條形碼:9787549634941 ; 978-7-5496-349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甌物 本書特色
本書為”甌地鄉(xiāng)愁”叢書之一,內容是介紹溫州市博物館的珍貴文物和世界溫州人博物館的重要藏品。溫州市博物館建館六十多年,藏有書畫、陶瓷等二十多個門類藏品四萬多件,其中不乏國寶級文物!懂T物》一書選取該館所藏五十六件精品,分四個章節(jié)講述每件藏品的前世傳說和今生故事,讓讀者從中了解溫州悠久的歷史,展示溫州人的生存智慧。
甌物 內容簡介
本書為“甌地鄉(xiāng)愁”叢書之一種,內容是介紹溫州博物館的珍貴文物,故書名曰《甌物》。 溫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溫州市博物館建館六十多年,藏有陶瓷器、書畫、文獻資料、銅鐵器、彩塑、木雕、漆器等二十多個門類藏品四萬多件,其中不乏國寶級文物。《甌物》一書就是選取該館所藏多件精品,分“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百工競美”“家國情懷”四個章節(jié),講述每件藏品的前世傳說和今生故事。作者圖文并茂,把古今諸事講述得深入淺出,極具故事性、可讀性,達到了讓文物活起來的目的,讓讀者從中了解溫州悠久的歷史,展示溫州人的生存智慧。
甌物 目錄
物華天寶
3 新石器時代有段石錛
從有段石錛,追溯溫州先民源頭
8 新石器時代晚期嵌玉漆器
是先民的權杖,還是祭祀用酒器
12 西周青銅器一鐃一鼎一簋
它們的主人或是西周貴族
18 西周原始青瓷豆
揭開浙南石棚墓群神秘面紗
22 西漢虎紐青銅錞于
一件古代軍樂器的悠遠往事
26 西漢印紋硬陶雙耳瓿
“解碼”溫州人文始祖東甌王
30 三國甌窯堆塑谷倉罐
古窯千年歷久彌新
34 東晉獨木舟
追尋溫州的龍舟文化
38 東晉褐彩青瓷雞首壺
一部東甌史 半部在甌窯
42 唐鸞雁花枝紋銅鏡
印證溫州“破鏡重圓”習俗
46 唐褐彩雙系青瓷罐
美人紅妝色正鮮
52 北宋熙寧八年(1075)銅權
幾多繁華幾寸心 銅權輕輕告訴你
人杰地靈
58 清乾隆五十年(1785)重刻“墨池”題記碑
小城“墨池”故事多
062 東晉咸康四年(338)朱曼妻薛氏買地券
一件漢字演變的重要實證
066 明成化十三年(1477)謝康樂像碑拓片
永嘉太守謝靈運的詩與遠方
072 南宋宗室趙子游墓志銘碑
趙匡胤五世孫的溫州緣
078 南宋龍泉窯青瓷葉適墓志
青瓷龍泉另有一“寶”
082 元代選真寺記碑
一塊石碑引出一個“明教遺址”
086 明《集云山樵詩畫》圖軸
追尋溫州明代書法“集團軍”
092 明王守仁《致謝源書》長卷
莫作尋常名跡論
098 明何白水墨《九畹華滋》圖卷
蘭心蕙質品自華
104 明嘉靖十八年(1539)張璁誥命
聽一段“張閣老傳說”
108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王沛敕命
一封敕命與永昌堡的故事
112 明隆慶二年(1568)陶明器
歲月更迭,不變的項喬文化
116 李鴻章題簽《頤園春宴圖》
競羨神仙侶 名園共千古
120 清銅鎦金頭盔
譜寫抗英名將卓著軍功
126 清光緒五年(1879)《浙江溫州府海防營汛圖》
永嘉縣令畫的溫州“機密地圖”
百工競美
132 五代吳越國阿育王漆塔
宋代溫州漆器“全國**”
138 北宋甌窯青釉褐彩蕨草紋執(zhí)壺
混血的寶壺暗藏玄機
142 北宋水月觀音菩薩青瓷坐像
一個與甌窯相關的傳承故事
146 北宋《佛說觀無量壽佛經(jīng)》活字印刷殘頁
它,讓權威專家興味盎然
150 北宋木刻套色版畫《蠶母》
現(xiàn)存*早的木刻套色版畫
154 北宋水晶舍利小木塔
小木塔與小“米粒”
158 北宋彩塑觀音菩薩立像
寶貝號稱“東方維納斯”
162 南宋紹興七年(1137)三條橋瓦片
見證*早*孤獨的廊橋
168 南宋磁州窯白釉黑彩花卉紋瓷罐
“藏寶罐”里的古代商標故事
172 元代龍泉窯青瓷玉壺春瓶
流光溢彩,盡顯龍泉青瓷美
176 民國黃楊木雕《捉迷藏》擺件
朱子常與黃楊木雕的現(xiàn)代傳承
180 民國彩石鑲嵌《葉適像》掛屛
館藏彩石鑲嵌*早的實物依據(jù)
184 民國鐵木結構腳踏彈棉機
弦舞飛花手藝高
188 民國甌繡《飛霞勝景圖》
針針線線皆關情
192 民國航海羅盤
追溯宋元時期輝煌造船業(yè)
196 魏敬先發(fā)繡孫中山像掛屏
一針一發(fā)亦是大外交
家國情懷
202 南懷瑾5封家書
流淌于信箋上的家國情懷
208 何朝育的絨線衣
為家鄉(xiāng)捐款*多的慈善家
212 1970年代蜜蜂牌毛線和筆記本
小小物件,承載幾多親情鄉(xiāng)誼
218 柬埔寨親王贈品吳哥窟圖案銀盤
見證“八大王”胡金林再次創(chuàng)業(yè)
222 MegaBACE1000基因測序儀
走在基因科學前沿的溫州人
226 民國《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識字課本
百歲老華僑的依依鄉(xiāng)情
230 華僑胡允迪442封家書
講述一個家族的歐洲奮斗史
236 民國描金粉彩龍鳳紋瓷碗
一只碗和三個媽媽的故事
240 青田石雕獅子舞繡球擺件等
從木雕藝人到法國華人歷史學家
246 現(xiàn)代骨雕龍舟《一帆風順》
世博會中國館一大“亮點”
250 任俐敏法國巴黎榮譽市民勛章
胸懷大格局發(fā)揮“僑”力量
254 潘世立海外華文教育杰出人士獎
架一座中意文化交流的橋梁
258 葉璐意大利歌劇音樂終身成就獎
溫州女歌唱家的美麗嬗變
甌物 節(jié)選
新石器時代有段石錛 從有段石錛,追溯溫州先民源頭 在溫州博物館的歷史廳內,有一批從樂清市白石街道楊柳灘遺址出土的石器,專家們判斷它們的年代屬于新石器時代,可以說是該館館藏古老的文物之一。 今天要說的這件“寶貝”,就是其中的一件有段石錛,尋找它的前世今生故事,或許能追溯到溫州先民的源頭。 前世傳說 樂清楊柳灘遺址出土新石器時代的有段石錛 石錛,是磨制石器的一種,通常是長方形、單面刃。有的石錛上端有“段”(即磨去一塊), 稱有段石錛,裝上木柄可用于砍伐、刨土。石錛是新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主要的生產(chǎn)工具。 溫州博物館館藏的這件有段石錛,是1984 年5 月21 日在當時的樂清縣白石鎮(zhèn)楊柳灘遺址中出土的。這件有段石錛,長12.5 厘米,刃寬4 厘米, 厚2.9 厘米。它的形狀類似普通石錛,是長方的扁形物,器體較厚,正面平直,刃口鋒利,斜削似刨刀狀,這是與普通石錛相同之處。它的特殊之處在于背面,從刃口弧形向上,中間隆起有臺階,似一條橫脊將背面分成前后兩部分,前部較厚, 后部較薄,看起來像兩個階段。 楊柳灘遺址位于樂清市白石街道,屬于河流沖刷形成的次生堆積遺址。1982—1986 年,在水下兩三米深處陸續(xù)出土近200 件文物,有石器、青銅器、玉器、陶器和動物的牙齒、角、骨骼化石等,石器除常見的刀、錛、斧、鑿、鉞、戈、矛、鏃外,還有犁狀器、破土器和耘田器,可以分為農作、木作和漁獵工具三類,制作規(guī)范,琢磨精致。經(jīng)專家判斷,這件有段石錛的年代為新石器時代。 或是由專門負責制造石器的工匠精心制作 考古學上把人類有文字記載以前的歷史時期稱為史前時期,研究這一時期的考古學稱為史前考古學。由于人類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相當長, 史前考古學研究的時限從二三百萬年前人類誕生開始,直至文字發(fā)明,主要包括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其中,人類使用打制石器的時代稱為“舊石器時代”,時間從二三百萬年前開始,到一萬多年前為止。在這漫長的時間里, 人類使用粗糙的打制石器,過著采集和漁獵的生活,如我國的北京猿人、山頂洞人等。 人類使用磨制石器的時代稱為“新石器時代”。這一時期,人類過著定居生活,磨制石器、陶器和紡織出現(xiàn),農業(yè)和畜牧業(yè)產(chǎn)生,如浙江河姆渡、良渚文化原始人等。 這件有段石錛的石材是硅質泥巖,硬度不算高,便于加工磨制。它的顏色呈黑色,由于加工細膩,表面磨制得十分光滑,看起來非常精致;蛟S,它是由專門負責制造石器的工匠精心制作而成。 今生故事 驗證溫州先民從浙江北部遷徙而來 按照我國人類學家林惠祥的觀點,有段石錛的形制有幾種,根據(jù)精細程度和裝柄便利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初級型、成熟型和高級型三個發(fā)展階段類別。高級型有段石錛是用石鋸將石錛的后部裝柄處鋸成深凹,使后段( 即裝柄處) 比前段更薄,棱角整齊,精致又便于裝柄。這種石錛在菲律賓*多,在廣東、福建等地較少。但是,浙江、江蘇等地發(fā)現(xiàn)的有段石錛多屬這種樣式,尤以良渚文化遺址為多見。 據(jù)溫州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成果專題叢書《溫州古遺址》公布的數(shù)據(jù),目前溫州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聚落遺址多達110處,其中,新石器時代晚期24處,新石器時代晚期延續(xù)至先秦時期31處,先秦時期55處。這些遺址大多沿江沿海沿河分布,位于孤丘形小山上,遠處有大山,以便獲取豐富的生活資源。遺址內出土的文物以石器、陶器為主,也有少量玉器、化石和青銅時代的青銅器。 目前溫州出土的石錛,大多比較粗糙。其中,極少數(shù)可能是初級型有段石錛,僅有文成官山背、洞頭九畝丘、瑞安北龍山大坪等遺址出土成熟型弧背式有段石錛;高級型有段石錛僅有樂清市白石鎮(zhèn)楊柳灘遺址出土,數(shù)量多達10余件。其余出土磨制精細石器的遺址也只有鹿城區(qū)曹灣山(老鼠山)遺址,且出土的是石箭鏃,而無精致的有段石錛。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件從楊柳灘遺址出土的有段石錛值得深入研究。 楊柳灘遺址中出土的窄背寬刃斧,能說明該遺址受到河姆渡文化的極深影響。而該遺址出土的石錛數(shù)量較多,形式多樣,主要有弧背式石錛和有段石錛兩種,能說明受到河姆渡文化晚期后續(xù)文化的影響。該遺址中出土的穿孔石斧、三角形斜柄石刀、石耨,則明顯反映出良渚文化特征。這些器物的發(fā)現(xiàn),都能成為溫州先民主要是從浙江北部遷徙而來的證據(jù)。 有段石錛是新石器時代的一種石木復合的生產(chǎn)工具,一面有刃,一面有段利于捆綁在木柄上,能提高工作效率和便利程度。按照人類學家研究,波利尼西亞諸島當?shù)貨]有金屬器物,生產(chǎn)工具和武器都用石器、骨角等,而以有段石錛*為重要,土著人制造小艇和雕制木器都用有段石錛。 各處石器時代的人類都有小船,即獨木舟。這種獨木舟的制作方法是將一大段樹干在中腰處用火燒焦,然后剖去焦炭,剖的工具可用石斧或常見石錛,但如將石錛加柄,用起來一定更加便利而有力。因此,在沿;驆u嶼有需要造獨木舟的地方,尤其需要有段石錛。從這個意義上說,有段石錛是手工工具而不是農具。 石器時代過去,到了銅器時代或鐵器時代,石錛不必再用,代之以形狀類似于有段石錛的銅錛或鐵錛,在樂清白石鎮(zhèn)楊柳灘遺址出土文物之中有青銅錛,中腰處有三道橫線象征捆綁之處。 有段石錛是我國東部沿海廣大區(qū)域內*具特色的生產(chǎn)工具之一,包括河姆渡遺址在內的浙江、福建、廣東、山東等地多處遺址中都曾大量出土,可運用于舟楫的制造和生產(chǎn)。此外,在中國臺灣、菲律賓、北婆羅洲及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亞眾多島嶼,如夏威夷、馬克薩斯等地也都有所發(fā)現(xiàn)。這也成為探討早期人類(南島語族)跨越大洋進行遷移的*重要實物證據(jù)之一。甚至有專家認為,美洲發(fā)現(xiàn)的有段石錛也是從亞洲跨越太平洋傳播過去的。 加強有段石錛的研究,對于研究環(huán)東太平洋文化圈民族、語言及其文化傳播途徑具有重要意義。
甌物 作者簡介
伍顯軍,1970年出生,四川達州人。武漢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畢業(yè),1996年分配至溫州博物館工作至今,F(xiàn)為文博博物專業(yè)正研究員,主要從事陶瓷、漆器研究,是中國古陶瓷學會會員、中國古代漆器(琺瑯器)學會會員。獨著《漆藝駢羅 名揚天下》,任《中國陶瓷·甌窯》《白象慧光》副主編,合作整理出版《楊青集》。承擔完成《宋代溫州漆器的綜合剖析及成果應用》省級項目課題。在國際、國內刊物發(fā)表論文十多篇。 陳培培,2008年開始就職于溫州晚報,現(xiàn)為溫州晚報民生新聞中心記者,曾獲得多次趙超構新聞獎、溫州新聞獎等榮譽。2017年,在溫州晚報開設《溫州寶藏》欄目,旨在帶讀者走近帶有“老溫州”符號的我市各大博物館,探尋寶物的“前世今生”,體味屬于溫州的“文化自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