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優(yōu)惠券
¥50
滿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場圖書通用(淘書團除外)

不再提示
關閉
2024個人購書報告 2024中圖網年度報告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墓歌集

作者:蔣力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出版時間:2022-09-01
開本: 32開 頁數: 256
本類榜單:文學銷量榜
中 圖 價:¥27.9(5.7折) 定價  ¥49.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墓歌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638208
  • 條形碼:9787549638208 ; 978-7-5496-3820-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墓歌集 本書特色

半農天華兄弟坡,蕭軍蕭紅各蹉跎。 從周君匋書園藝,詩育徽因與志摩。 雪庵冤去小曼隱,蘭芳叫天莫錯過。 德倫宗江叔暉映,淺予從文悲欣落。 ——溫故走墓園,感受文化名人的精神魅力!

墓歌集 內容簡介

本書為文史學者蔣力先生的另類書評,別樣書話,書人書事,兼說墓園文化。書主要對現(xiàn)代文化目前的人物,如劉半農、劉天華、梅蘭芳、馬連良、蕭紅、蕭軍、沈從文、陳從周、錢君匋、徐志摩、楊聯(lián)陞、等人的身世、著述和主要成就做一番鉤沉,做一點研究;蛏罨驕\,深淺不一,但都是作者的心得。不是學術文章,只是散文隨筆,但力求寫出一點學術內涵(點到為止),寫出一點人性溫度,寫出一點史料新得。本書約寫三十個人物,都是故人,都從墓寫起,計十五萬字,配適量圖片,有較強的可讀性與史料價值。

墓歌集 目錄

Ⅰ說墓(代序)

001墓地游吟

005百年墓園

017劉半農: 教我如何不想他

030劉天華: 良宵苦短人亡琴歌

039弘一大師法雨希聲

044徐志摩: 海寧神交

053林徽因的無字碑

059悲欣陸小曼

069沈從文: 士兵·作家·學者

075重讀劉雪庵

085阿炳的心跡

092蕭軍《言志》詩言志

100呼蘭河畔說蕭紅

105沈湘的笑臉

112陳從周與南北湖

116錢君匋: 鐘聲送盡流光

124萬花山上梅蘭芳

130梨園——墓園

135君秋仍在

139蓋叫天: 江南活武松

143戲劇家: 百年黃宗江

161曾卓: 重要的是愛

169畫家葉淺予

175隔欄回望利瑪竇

181李治華: 語文工作者與法文翻譯家

194李德倫:“命運”的交響

230王叔暉: 畫傳緣起隔代師徒

展開全部

墓歌集 節(jié)選

百年墓園上海有一座百年墓園,這就是位于虹橋路一千二百九十號(今宋園路二十一號)的宋慶齡陵園,原萬國公墓。萬國公墓初名薤露園,清宣統(tǒng)元年(一九〇九年)初,浙江上虞人經潤山在上海西鄉(xiāng)(今虹橋路以北,滬杭鐵路西側至姚虹東路,南到潘家浜)購地二十畝,籌建公墓,一九一四年建成。經潤山病故后,該園被建設滬杭鐵路占用,一九一七年其妻汪國貞在西邊張虹橋購地五十余畝,將薤露園西移至此,名為薤露園萬國公墓,同時對外國人開放。據史料介紹,那時的公墓,四周有溪流環(huán)繞,墓區(qū)內綠樹成蔭,芳草萋萋。墓前區(qū)有羅馬城堡式紀念堂建筑,堂后有中式建筑的追思廳。一九三四年,由上海市衛(wèi)生局接辦,改稱上海市萬國公墓,墓區(qū)范圍擴大到百余畝,成為當時上海灘一流的公墓。許多達官顯貴、巨商富賈、社會名流、外籍名人,去世后都葬于此。墓園內有一片區(qū)域是宋家墓地。一九八一年五月二十九日,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在北京逝世,遵遺囑,將骨灰安葬于其父母墓側,上海市政府辟出萬安公墓部分園地,建成宋慶齡陵園。園內蒼松翠柏,肅穆安靜。黑色大理石墓碑上是鄧小平題寫的“宋慶齡同志永垂不朽”。一九八二年,宋慶齡陵園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〇一〇年,我探訪了這座百年墓園——萬國公墓。大概因為它已改名宋慶齡陵園的緣故,入大門時稍多一道手續(xù): 要出示本人的有效證件。進園后,我先參觀了宋慶齡紀念館,然后拜謁了宋慶齡墓。說實話,這不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但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具體的哪一位先人、逝者?我也說不清。我的這本《墓歌集》的定位是文化名人,做過文化善事的政界人士不在此列。沒想到,以此為限,在這個名人墓園,也有多位契合的對象。只能有選擇地寫幾位了。雖然魯迅先生的墓已于一九五六年(去世二十周年)遷到上海的虹口公園(現(xiàn)為魯迅公園)——那里與他生前*后居住的大陸新村幾乎只有一箭之遙,但這里是先生去世后下葬的地方,況且還保留了當時的一點點痕跡,所以要從魯迅先生的墓寫起。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魯迅先生病逝。十月二十二日下午,魯迅葬儀在萬國公墓禮堂前舉行。魯迅墓碑由夫人許廣平親自設計圖樣,魯迅逝世周年時建成。水泥墓碑立于墓穴之后。墓碑呈梯形,一座依據魯迅半身像燒制的瓷像嵌在墓碑上部,一塊深色石板嵌在下部。女作家蕭紅從日本歸國后,曾來給先生掃墓,與蕭軍、許廣平、周海嬰等人在墓前拍了照片。從照片上看,墓碑不高,只及海嬰的胸部,那年海嬰不過八九歲。在《魯迅與我七十年》這本書中,有幾幅魯迅墓的照片,**幅照片的文字說明為“墓碑上的字是我幼年時寫的”。但在照片上可以看到,瓷像上端和下面的深色石板上各有一行字,且字體不同。不知哪個是海嬰寫的,或許兩條都出自他的手筆?海嬰先生已經過世,這件往事也無從考證了。日本侵華的戰(zhàn)火燃到上海后,魯迅墓出現(xiàn)了一件怪事: 墓碑上瓷像的面容部分被敲掉了。報紙上的一種說法是“遭到破壞”。據海嬰說: 市面比較平靜后,有人告訴母親,父親墓碑上那塊被敲掉的瓷質畫像,又完整地按原樣復制燒了一塊,重鑲在碑面上。有說是一九四四年重新?lián)Q了瓷像,大小和原狀相同,繪像風格略異。許廣平問過內山完造,他否認是他所為,又問內山書店唯一的中國雇員王寶良,是不是內山所為,王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海嬰書中說: 這謎底已經不難解開了。一九四七年,許廣平設計繪制“魯迅墓園圖”。按圖改建后的墓為正方形,南邊正中入口,三步石級,迎面是四只供瞻仰者插花的胖肚形毛石花瓶,后是墓槨,再后為野山式墓碑,碑頂左右呈圓形,碑身斜向鑿多條寬溝,碑面嵌有黑石板,上鑲橢圓形瓷制魯迅遺像,像下刻周建人所書“魯迅先生之墓,一八八一年九月二十五日生于紹興,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卒于上!钡年幬馁N金碑文。墓四周,以毛石作圍,沿圍石遍植冬青及柏樹,其中周恩來和許廣平于一九四六年種的兩棵柏樹移至墓左右方。原墓碑側臥在墓穴右前方。上面的描述都是抄來的,我沒見過一九四七年改建后的魯迅墓或照片,只看過現(xiàn)今魯迅公園里的魯迅墓,是毛澤東主席的題字。文化人的墓,規(guī)模大到那樣的程度,也就超出我關注和研究的范圍了。在萬國公墓,當年魯迅墓的原址,現(xiàn)在有一方碑,上面用鎦金隸書寫道: 魯迅先生原葬地(一九三六—一九五六)。這塊石頭被綠色的植物簇擁,雖處于一片草坪的一角,卻仍醒目。我分別從遠近兩個不同的距離拍了照片。與此類似的標志,我只在北京的萬安公墓見到過一處,那是李大釗的原葬地。低矮的碑上寫的是“守!,也沒有鎦金,不熟悉李大釗的人是不太容易注意到這塊碑的。內山完造夫婦的墓也在萬國公墓。我對做書店的人,一直充滿敬意。有一年在上海,朋友陪我穿行永安里、瀏覽多倫路,然后到大陸新村。從魯迅故居出來,走到路口,見到路邊的一塊牌子上有“內山書店舊址”的字樣。旁邊還有一家新華書店。不知那家書店現(xiàn)在還有沒有。內山完造在上海居住了三十余年,且申請了永久居住權,后被國民政府強行逐走。他在上海的大部分歲月,都是經營書店,多時且不止一家。他和魯迅結識于一九二七年,他們的友情一直延續(xù)到魯迅去世。他對魯迅的感情,一直延續(xù)到他去世。內山書店,一度成為魯迅作品的代銷店,也是魯迅所去*多、買書*多的書店。內山完造為自己起的中國名字叫鄔其山。一九三一年,魯迅手書詩作《贈鄔其山》: 廿年居上海,每日見中華。有病不求藥,無聊才讀書。一闊臉就變,所砍頭漸多。忽而又下野,南無阿彌陀。一九三六年,在魯迅葬禮上,內山完造致辭: 魯迅先生的偉大存在是世界性的。因此,我們感受到的印象和影響,也是非常多方面的。然而,一言以蔽之,他是一位預言家。先生的每一句話,都如同曠野上的人聲,不時地在我腦際打一烙印。先生說,道路本來沒有,是人走出來的。每當我念及這話,仿佛就見到先生只身在無邊的曠野中靜靜地前進著的姿影,和他踏下的清晰的足跡。希望諸君不要讓先驅的足跡被雜草覆蓋,希望諸君為了使先驅的足跡變成大道而奮斗努力!一九五六年,內山完造以日中友好協(xié)會副會長的身份,來中國參加魯迅去世二十周年紀念活動,不幸病逝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按其遺愿,他的一半骨灰,與已故前夫人內山美喜子一起葬于萬國公墓。魯迅先生葬在萬國公墓后,內山完造不僅去過多次,還曾資助了魯迅墓的整修。也許,那時他就抱定了自己死后也葬于此處的想法。一九六七年,他的墓從萬國公墓遷到浦東公墓,一九七六年遷回。他的墓,與“魯迅先生原葬地”那塊碑相距不過百米之遙。即便是百米,我覺得還是稍遠了些。內山有一幅蹲在魯迅墓旁的照片,面帶微笑,那笑容里,分明包含著他對故人的回憶。如果把他的墓就近建在“魯迅先生原葬地”旁,或許更可象征他們的生死之交了。內山完造夫婦的墓,造型相當別致,墓穴上建了兩具墓碑,一為橋形,一為書形。兩座并列的橋式墓碑上分別刻著: 內山書店創(chuàng)立者內山美喜子之墓內山書店結束者內山完造之墓翻開的書形墓碑上刻著中國現(xiàn)代作家夏丏尊撰寫的碑文: 以書肆為津梁,期文化之交互。生為中華友,歿作華中土。吁嗟乎如此夫婦!一九八五年,為紀念內山完造一百周年誕辰,有關部門在內山夫婦墓的頂端新立紀念碑,上刻日中友好協(xié)會顧問、《內山完造傳》作者、作家小澤正元手書的中文正楷: 內山完造先生為日中兩國人民的友誼作出了卓越貢獻的精神永垂不朽。內山完造先生誕辰百周年紀念一九八五年九月小澤正元書翌年,在紀念碑上,鑲嵌了內山完造夫婦的合影瓷照。我不知那橋形的墓碑有沒有奈何橋的意思,或與日本的風俗有關?萬國公墓里的國人故者,尤其是文化人,顯然是有選擇、有標準的。這選擇,就是由他人、由陵園的主管者,甚至是主管的上方來定,類似于某一級別的“欽定”。這標準,一定是其領域的領銜人物,或按現(xiàn)在時髦的說法,是大師。否則,這里很快也會墓?jié)M為患了。某種意義上講,我倒是贊同這樣的“欽定”,因為它不是平民公墓,它應該有自己的規(guī)格,它不允許在自身的范圍里出現(xiàn)墓墻(連入土為安都談不上了)或密密麻麻成排成片的墓群。不妨把我在萬國公墓看到同時也還算了解的中國文化界大師或領銜人物排列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周信芳,京劇表演藝術家,麒派創(chuàng)始人;俞振飛,京昆表演藝術家;張樂平,漫畫大師,創(chuàng)造了家喻戶曉的“三毛”形象;孫道臨,電影表演藝術家;謝稚柳,書畫鑒定大師,書畫家;陳逸飛,畫家,藝術家……這幾位的墓,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有一尊雕塑,或頭像,或胸像,或大半身,所配的石料也有區(qū)別。共性之外還盡量突出了逝者的職業(yè)個性,如: 張樂平懷抱“三毛”,俞振飛手執(zhí)折扇,周信芳的基石上雕刻了一只麒麟,謝稚柳背襯書法對聯(lián)屏風(書法選自他的作品)。于設計可謂精心,于制作可謂精致,于效果可謂精彩。舍棄瓷照而用雕塑,不囿于中國歷代墓地常見的墓碑、墓穴的傳統(tǒng)樣式,這一點也是與國際(尤其是歐洲)接軌了。陳逸飛的墓,雖然在雕塑的頭像上無甚獨特,倒也傳神,可以抄錄一下的是余秋雨先生為之撰寫的墓表: 陳逸飛先生是當代中國享譽國際的杰出畫家。他在劫后余生的文化斷層間,找回潯陽遺韻的風姿,江南午后的寧靜,小橋流水的思念,安頓了一代人浮躁的眼神和心靈。而后,他又日夜求新求變,擴充繪畫生命,拓展視覺藝術,作出極大貢獻。美的事業(yè),熬人心血。陳逸飛先生正當盛年,欲(此字疑為卻,誤筆為欲)將光彩吐盡。噩耗傳開,海內外一片震驚哀悼。今家人筑墓于此,囑我寫碑。我僅想以一言告知日后憑吊者: 這里安息著一個人,他曾以中國的美麗,感動過世界。秋雨先生的書法是可以觀賞的,如果照其墨跡勒于石上,既是傳承,又免訛錯,F(xiàn)在這樣,以銅制材料刻字,效果顯然不佳,錯為誰責,也辨不清了。 二〇一二年三月四日記于京東百子灣后現(xiàn)代城

墓歌集 作者簡介

蔣力,一九五八年出生。一九八二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學院中文系。中央歌劇院研究員。音樂評論家,歌劇、音樂劇制作人。主要著作有紀實文學作品集《變革中的文化潮》;隨筆集《音樂廳備忘錄》《書生集》;歌劇音樂劇評論文集《詠嘆集》;《王叔暉畫傳》《楊聯(lián)陞別傳》等。另還編有李德倫文集《交響人生》、李德倫紀念文集《憶德倫》;漢學家楊聯(lián)陞文集《哈佛遺墨》《東漢的豪族》《漢學書評》《蓮生書簡》;李治華《里昂譯事》;蔣彝《五洲留痕》等。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