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鏡第三十三輯 :中華考古圖志
-
>
(花口本)(精)讀一頁就上癮的唐朝史(全4冊)
-
>
長安夢華錄
-
>
安史之亂
-
>
埃及法老圖坦卡蒙
-
>
紙上起風雷:中國文人(1900—1949)
-
>
西洋鏡:第二十三輯 五脊六獸
坂本龍馬與明治維新(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79130
- 條形碼:9787542679130 ; 978-7-5426-7913-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坂本龍馬與明治維新(精裝) 本書特色
了解明治維新的經(jīng)典之作從坂本龍馬的傳奇一生切入廣羅明治維新時期的一手史料重現(xiàn)日本現(xiàn)代前夜風云激蕩的歷史面貌★行銷五十余年的學術著作,《劍橋日本史》主編詹森代表作之一本書首次出版于20世紀60年代,作者是著名日本研究專家、日本文化功勞者獲得者、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首任系主任,其地位備受日本史學界推崇,其學術著作曾被司馬遼太郎等知名作家當作重要的參考資料。 ★改變?nèi)毡練v史的傳奇武士,了解明治維新的經(jīng)典之作坂本龍馬是備受日本人推崇的民族英雄,位列改變?nèi)毡練v史的偉人之一。而本書的作者早在日本掀起“龍馬熱”之前,就注意到了這位傳奇武士對日本現(xiàn)代史的決定性作用,開創(chuàng)性地寫就了這部了解明治維新不可或缺的經(jīng)典。 ★從豐富的一手史料之中,還原日本現(xiàn)代前夜的歷史面貌本書廣羅維新時期的文件、法令、書信,結(jié)合后人編寫的地方志、傳記和相關研究資料,從中勾勒出坂本龍馬的一生,借他的視角還原了明治維新時代的日本社會與歷史樣貌。 ★繞開左右政局的達官貴人,看小人物如何推動歷史進程相比于幕府將軍、朝廷公卿以及諸藩大名而言,像坂本龍馬這樣的下級武士不過是被歷史浪潮裹挾的小人物;盡管如此,透過本書的細致研究,我們依然能夠看到,以他為代表的小人物,如何影響和推動著歷史的發(fā)展。 ★基于作者使用的原始史料 對原譯本加以精心修訂 本書英文原版出版年代久遠,受限于當時的研究與寫作條件,書中存在對于事件的描述與原始史料存在出入等問題。此次再版,編輯參考了作者使用的原始史料,對這些問題做了訂正。 在詹森看來,“現(xiàn)代讀者在某種程度上都是幾十年來'官方'維新史的受害者”。詹森的說法并不夸張。實際上,明治政府一直試圖將坂本龍馬納入維新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敘述之中,賦予其意義。詹森之所以會寫一部龍馬的傳記,除了講述這位幕末志士的人生故事外,更重要的則是以龍馬的視角來重新審視明治維新,還原當時真實的歷史情景?紤]到這本書*早的英文版成書于半個多世紀前,作者視角之犀利無疑令人感佩。 ——《上海書評》詹森用豐富的細節(jié)和詳實的一手材料,為我們揭開坂本龍馬的真實生活。更為關鍵的是,它沒有過多糾纏于坂本龍馬的私人生活,而更用文字記述了日本在大變革時代下,從天皇、幕府到下級武士的思想掙扎和震蕩,描繪了明治維新前豐富而廣闊的社會圖景。 ——《新京報書評周刊》馬里烏斯·詹森的不僅為坂本龍馬寫出了一部優(yōu)秀的傳記,同時更是將龍馬嵌入他所在的時代背景,從多個角度描繪了日本幕末那段戲劇性的歷史。他擅長將私人信件點綴于歷史敘述之中,展現(xiàn)出當年洶涌激蕩于維新志士之間的進步思潮。 ——《日本時報》詹森利用坂本龍馬的眾多書信,還原了其“熱情又有活力的性格”。他對“志士”原型心理學的描寫,是想要了解日本政治中極端主義者的必讀之物。關于明治維新,詹森強調(diào)當時所有派別都逐漸認為必須要施行激進政治和社會改革,而非從保守仇外一下子轉(zhuǎn)到親歐美的西化態(tài)度。 ——羅納德·多爾[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教授] 詹森通過坂本龍馬生動描繪了1853—1868年日本政治的不確定過程,那時的政策在一次次暗殺中曲折不定!趯χ臼柯殬I(yè)生涯模式的分析中,詹森巧妙地描述了維新領袖如何從蒙昧的忠誠者變成統(tǒng)一日本的開明領導人,他們的行為如何從*初的非理性、常常相互矛盾,轉(zhuǎn)變?yōu)?終的成熟。 ——約翰·惠特尼·霍爾[耶魯大學教授]
坂本龍馬與明治維新(精裝) 內(nèi)容簡介
1853年的“黑船來航”事件常常被視為日本明治維新的起點:日本人受到外敵刺激,積極學習先進制度與科學技術,走上了富國強兵的現(xiàn)代化道路。然而,這樣的敘述方式其實掩蓋了歷史的復雜性。早在19世紀初,幕府統(tǒng)治就已呈現(xiàn)出窮途之態(tài),少部分日本人開始借助本土的“蘭學”與中國的西學了解西方,尋求變革之策。然而,維新志士起初只知一味“攘夷”,試圖通過制造動亂改變國運,結(jié)果遭遇了嚴重挫折;經(jīng)過耐心的學習和摸索,他們才為維新事業(yè)找到了正確的道路。
在這群志士中,來自土佐藩的坂本龍馬尤其耀眼。他促成了薩長兩藩聯(lián)合,直接影響了倒幕運動的成敗,更擬定了“船中八策”“大政奉還”等政策口號,確立了近代日本國體的基本架構(gòu);就連“日本國”的概念,也是他首次提出的。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詹森以坂本龍馬這位傳奇人物的一生為線索,廣羅維新時期的文件、法令、書信,結(jié)合后人編寫的地方志、傳記和相關研究資料,力圖還原土佐、長州、薩摩等藩“尊王攘夷”的過程,勾勒出志士、藩國、幕府、公家和西方列強五方勢力在倒幕與維新中扮演的角色,開創(chuàng)性地重現(xiàn)了那個偉大時代風云激蕩的真實面貌。
坂本龍馬與明治維新(精裝) 目錄
導 讀 一個維新的交易員/許知遠
寫在新版的前面
序 言
**章 龍馬的日本
第二章 對西方的反應
第三章 勤王歲月
第四章 跟隨勝海舟
第五章 薩長聯(lián)盟
第六章 海援隊
第七章 船中八策
第八章 維新
第九章 土佐的維新
年 表
關于資料來源的說明
主要人物的生平簡介
編輯說明
注 釋
參考文獻
索 引
坂本龍馬與明治維新(精裝) 節(jié)選
導讀:一個維新的交易員
許知遠 一 他執(zhí)意要送我坂本龍馬牌的袋沖咖啡。在包裝盒上,是那張著名的照片:這位土佐志士身著松松垮垮的和服,雙手背后,一頭亂發(fā)向后攏去,一把短刀斜插在腰間,昂首遠方。他眉毛粗重,雙眼瞇成一條狹長縫隙,緊閉的嘴角向下撇去,顯得躊躇滿志又漫不經(jīng)心。這神情也是志士們對自己的普遍期許—心系日本之命運,卻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在1853年黑船來襲與1868年明治維新肇始之間,這些來自不同藩的志士,是推動日本改變的*活躍力量。很可惜,這張照片的一角被裁剪掉,坂本龍馬的那雙皮鞋消失了,他的另一個特性也因此被遮蔽:在這群志士中,他不僅以眼界開闊、勇敢無畏著稱,還是他們中*時髦的一位。他喜歡西洋的手槍,用皮鞋替代木屐,還是**個旅行結(jié)婚的日本人。或許也是個咖啡的愛好者,至少這盒袋沖咖啡宣稱,這是“龍馬愛過的咖啡”。
金子剛先生是咖啡出品人。他年近六十,消瘦、挺拔,臉上總是掛著微笑,曾經(jīng)營過多年的日本料理與西餐廳。他泛黃的頭發(fā)、有些凹陷的眼眶,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長崎的外來因素。在漫長的德川時代,這座城市是日本唯一的對外窗口,歐洲的影響滲透到食物、建筑、語言、風俗甚至人的基因。當然,這只是我的猜測。
在一間狹長安靜的辦公室里,金子剛講起18年前他前往高知縣—在德川年代,這是土佐藩,坂本龍馬正是從這里走向全國性的舞臺—說服了這些故鄉(xiāng)人,授權給他坂本龍馬品牌,創(chuàng)造了這一款咖啡。這也是日本的另一個有趣之處,它的歷史人物既有神一般的地位,備受崇敬,又有一種奇特的親切感。他們被制成玩偶、進入漫畫、拍成偶像劇、進入商業(yè)廣告,像是你身邊的朋友。各地都會組成協(xié)會,他們研究、討論這些人物,寄托自己的個人期望,尋找社群的慰藉。在這些歷史人物中,坂本龍馬的角色尤其突出,也*受歡迎。他不僅創(chuàng)造了歷史功業(yè),還對當代人有致命的吸引力,軟銀的創(chuàng)始人孫正義就公開宣稱自己是他的追隨者。
這個形象是事實與傳說的混合體,每個時代都按自己的方式塑造他。**部關于坂本龍馬的小說,出版于1883年。那正是自由民權高漲之時,龍馬被塑造成一個民主與憲政的先行者。土佐藩雖已變成了高知縣,但他的昔日伙伴板垣退助成為這場運動的中堅力量;20世紀20年代,眾多小說將他塑造成一個和平主義者、一個為自由而戰(zhàn)的人,這響應了大正民主浪潮;20世紀40年代初,他又搖身變成了帝國海軍的先驅(qū)、狂熱的愛國者。
而金子剛與孫正義崇拜的龍馬,來自司馬遼太郎。這位歷史作家在1962—1963年的一份雜志上連載了《奔跑吧,龍馬》,將他塑造成幕末維新中*重要的英雄。與傳統(tǒng)的武士不同,他是一個戰(zhàn)略家、一個聯(lián)盟締造者、一個永遠擁抱新事物的人物。這也是個勵志故事,龍馬并非天生不凡,甚至到了12歲仍會尿床,但全憑個人意志與遠見,開創(chuàng)了自己的命運。這個形象正與戰(zhàn)后的日本新精神吻合,從戰(zhàn)爭廢墟中站起來的日本,要用貿(mào)易與商業(yè)重新證明自己。這套歷史小說不僅賣出了2400萬冊之巨,還被一次次地改編成電視劇、舞臺劇、漫畫。
“我喜歡他的企業(yè)家精神,能無中生有!苯鹱觿傉f。四十年前的大學時代,他也是司馬遼太郎的熱情讀者。如今,他的另一個身份是長崎的坂本龍馬學會的副會長。在一家坂本龍馬主題的居酒屋,我還見到了消瘦、內(nèi)斂的會長,身穿龍馬式的和服,只是腰間少了一柄短刀。他在長崎大學學習水產(chǎn)科時,就為龍馬的胸懷大志與實干精神所吸引。
他們創(chuàng)建了這個社團,舉辦各式聚會,與遍布日本各地的相似組織,分享對龍馬的理解。他們還在鳳頭山上集資興建了龍馬的銅像。他雙臂抱懷俯視著長崎港,似乎不僅給昔日,也給此刻的日本,指出了方向。 二 在長崎的一家海港酒吧,我喝著麒麟啤酒,翻閱著手邊的《坂本龍馬和明治維新》。已故的馬里烏斯·詹森是英語世界*重要的日本權威之一。他在日本研究中的地位,類似于費正清之于中國研究。他1922年出生于荷蘭,還是個嬰兒時就到了美國。他原本在普林斯頓研修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時期的歐洲史,但戰(zhàn)爭改變了他。沖繩服役的經(jīng)歷,讓他對日本發(fā)生興趣。1969年,他出任普林斯頓剛設立的東亞系主任。詹森可以同時用英文與日文書寫,出版的著作超過20本!钝啾君堮R和明治維新》出版于1961年,也是這位歷史學家的成名作,出現(xiàn)在關于日本的各式必讀書單中。
很可能,司馬遼太郎的小說受到它的影響,但比起冗長且滑向個人傳奇的小說,這是一本嚴肅的歷史著作。詹森想借這個土佐藩武士短暫的一生,折射出幕府末年日本的政治、社會狀況,這個常年封閉的社會如何應對突然到來的外來沖擊,個體如何在這混亂中展現(xiàn)雄心、才華與勇氣。
長崎是閱讀這本書的理想地點。潮濕的海風拂面,夕陽下的港口,船影綽綽,間歇有黑色的山鷹從山上沖下,掠過海面。這個安靜、詩意的港口曾經(jīng)忙碌異常,自1641年德川幕府鎖國以來,它是日本唯一被許可的對外窗口。在我所坐的酒吧不遠處,就是出島,在漫長的時間里,這個人工島是日本主要的貿(mào)易中心。每年8、9月,季風把荷蘭商船從巴達維亞(雅加達)吹到此地,帶來胡椒、砂糖、玻璃器皿、天鵝絨,11月后,再將銅、樟腦、漆器運出。貿(mào)易從來不僅關于貨物,也與理念、思想緊密相連。盡管在歐洲人中,荷蘭以實利主義著稱,但這小小的出島,仍變成了新知識中心。一些好奇心旺盛的日本人開始學習荷蘭語,并從零星獲得的著作中,開始鉆研醫(yī)學、天文學這些原本只能從中國人的書籍中獲得的知識,由此也誕生了“蘭學”。
長崎也是各種新事物的體驗之地,羽毛球、鋼琴、咖啡、巧克力……我手中的麒麟啤酒也誕生于此,是日本本土釀造的**款啤酒,它的制造者就生活在酒吧斜對面的山間。作為怡和洋行的大班,蘇格蘭人托馬斯·格洛弗也卷入了幕末維新的浪潮之中。他出售艦船、大炮給薩摩人,還送年輕人前往英國讀書;他相信薩摩藩與長州藩,而不是江戶的幕府將軍,才能代表日本的未來。他也認識坂本龍馬。
長崎是坂本龍馬展現(xiàn)自我的*佳舞臺。1865年,他帶著二十多名土佐藩人來到長崎,創(chuàng)辦了一家商貿(mào)公司。時年30歲的龍馬已經(jīng)驗老到,動蕩的社會環(huán)境逼迫他迅速成熟。
1835年,他出生在土佐藩一個富裕的鄉(xiāng)士之家,當時日本似乎處于一種永恒的穩(wěn)定之中。1603年統(tǒng)一日本的德川家康與其繼承人,創(chuàng)造了一種精巧的統(tǒng)治機制。身在江戶的德川將軍是權力的中心,大名又是各自封地統(tǒng)治者,擁有自己的軍隊和官僚系統(tǒng)。將軍用土地分封與參勤交代來控制大名。將軍按“士農(nóng)工商”劃分了嚴格的社會等級,每個人被牢固地限制在土地與身份之中。與中國稱讀書人為“士”不同,日本的士是“武士”。
這個模式為德川幕府贏得兩百多年的安定,但它的控制不可避免地松弛,無法適應一個更復雜的日本社會。大名生出了越來越強烈的自主意識,武士則日漸潦倒,在日益擴展的市場力量中,他們找不到位置,不滿開始蔓延。在坂本龍馬出生后不久,一場失敗的天保改革更加劇困境。
直到前往江戶之前,坂本龍馬對此所知甚少,除去所屬的村莊及藩國,甚至不知日本意味著什么。像很多武士一樣,他學習劍術、儒家著作與樸素的道德準則,其中一條是“片時不忘忠孝修行,此為**要事”。
18歲的他在江戶一家道場深造時,黑船開入東京灣,江戶城陷入恐慌,他與土佐藩士兵一起被派往品川備戰(zhàn)!巴鈬灰训竭_幾處地方,我覺得戰(zhàn)事很快就要來了。屆時,我會取得異國之人的首級后歸國”,他在給父親的信中寫道。盡管當時并不清楚這意味著什么,但像很多同代人一樣,黑船事件是坂本龍馬政治意識覺醒的開始。這些下層武士突然發(fā)現(xiàn),他們有了開創(chuàng)命運的機會。
幾年之后,坂本龍馬被卷入到迅速興起的“尊王攘夷”運動。德川幕府的政治機制的隱患顯現(xiàn)出來,盡管依賴幕府的保護與支持,京都的天皇仍是名義上的統(tǒng)治者。二元權力結(jié)構(gòu)創(chuàng)造的縫隙,讓一部分不滿幕府內(nèi)政與外交政策的人士脫穎而出,其中既有勢力強大的大名,也有雄心勃勃的朝廷官僚,更有下層武士,他們是其中*活躍的因素。
他們以“志士”自詡,宣揚一種放蕩不羈的生活方式,在酒肆與伎館痛飲暢談,推崇暴力與自我犧牲。他們?yōu)橄萑胛C的日本找到一條簡單、明確的道路,追隨天皇而非幕府的權威,驅(qū)逐、攻擊外國人以及這些外國力量的日本支持者—不管他們是官員還是學者。
坂本龍馬也是“志士”的一員。除去縱情于風流韻事,他也試圖刺殺著名的開國論者勝海舟。年長龍馬12歲的勝海舟曾是個熱忱的蘭學者,還在長崎學習海軍,駕駛航船前往美國,長期鼓吹培養(yǎng)翻譯人才、訓練海軍。他們的會面成了日本歷史上*浪漫的傳說之一,預謀的刺殺變成了促膝長談,勝海舟對日本前途的分析讓龍馬大為折服。在給姐姐的信中,龍馬稱勝海舟是“日本**人物”,并追隨他前往神戶開設海軍學校與造船廠。這18個月的經(jīng)驗將這個土佐志士帶入一個更開闊與復雜的世界,他逐漸了解西方,超越了地方藩國的日本概念,習得更成熟的處世之道,獲得了一個新關系網(wǎng)絡。
這種新能力令他在接下來幾年脫穎而出。19世紀60年代的日本進入了一個更為顛簸的年代。天皇與幕府摩擦不斷,將軍繼承人之爭也不停歇,外樣大名長州藩公然倒幕,英國人炮轟了馬關與鹿兒島,使兩個*強大藩國意識到“攘夷”的不可行。
在1865年一片混亂的長崎,坂本龍馬卻看到一條新道路。他成立了名為“海援隊”的商業(yè)組織,資金來源于薩摩藩。他邀請長州藩的伊藤博文與井上馨住進薩摩公館,從格洛弗手中買到7000支來復槍,他還說服薩摩藩從長州藩購買大米。對于原本互相敵視的長州與薩摩來說,這種關系不可想象。坂本龍馬奔走于九州、薩摩與京都之間,極力促成聯(lián)盟的達成。他相信,只有這個聯(lián)盟才有足夠的力量擊敗幕府,創(chuàng)造一個新日本。
到了1867年,他已確信幕府統(tǒng)治即將結(jié)束,開始憧憬一個新秩序。在前往京都的船上,龍馬寫下了八條改革計劃:天下政權奉還朝廷,政令當出于朝廷;設上下議政局,置議員以參萬機。萬機決于公議;選有才之公卿諸侯及天下之人才,賜官晉爵,以為顧問,令除舊來有名無實之官;廣采公議交際外國,新立至當之規(guī)約;折中古來之律令,新撰定完善之大典;擴張海軍;置親兵以守衛(wèi)帝都;金銀貨物與外國定宜當之法。
這就是著名的《船中八策》,盡管它不過是當時流行看法的總結(jié),但訴諸文字后誕生出另一種力量。很多人相信,明治天皇的五條誓文正脫胎于此。
在京都,迎接坂本龍馬的不僅是即將到來的勝利,還有突然的死亡。1867年12月10日夜晚,在河原町的一家醬油店里,坂本龍馬被刺殺,年僅32歲,至今沒人知道刺客是誰。死亡塑造了龍馬的神話,他無須面對明治時代的新混亂,像他的朋友西鄉(xiāng)隆盛那樣從一個維新締造者變成了叛軍頭領。在很多人眼中—比如他的土佐同鄉(xiāng)板垣退助—長州與薩摩的獲勝武士也成了新的壓迫者,他們塑造了一種反民眾的寡頭政治。
坂本龍馬與明治維新(精裝) 作者簡介
馬里烏斯·詹森(Marius B. Jansen,1922-2000),哈佛大學博士,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授,日本史、中日關系史專家。1969年創(chuàng)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并擔任首任主任。1999年成為首位獲得日本“文化功勞者”稱號的外國人。曾主編《劍橋日本史》,代表作有《日本人與孫中山》(1954)、《坂本龍馬與明治維新》(1961)、《日本人的世界觀》(1975)、《日本和中國:從戰(zhàn)爭到和平,1894—1972》(1975)、《德川時代里的中國》(1992)、《現(xiàn)代日本的形成》(2000)等。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