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遇見遼闊—王運平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0738560
- 條形碼:9787550738560 ; 978-7-5507-3856-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遇見遼闊—王運平 本書特色
給人力量。讀該詩集多遍,每讀一遍總有新收獲,總會被一些詩句打動。像詩集*后一首《無人可證》,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擦著別人的淚,流著自己的淚”的場景,無論日子多難,我們都應(yīng)該相信未來“看日子后面的日子”。 讓人深思。詩集有很多金句,散發(fā)著淡淡的煙火氣,讀起來清俊、隨性、纏綿,在甜味兒的憂傷中思考人生,思考親情和家鄉(xiāng),含蓄著一次又一次的心動。 幅短神遙。多為短詩,沒有突兀冷僻的修辭,沒有光怪陸離的意象,有的是平常、純粹、風(fēng)輕云淡、自然而然,讓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美妙而雋永和扣人心弦意境之中。
遇見遼闊—王運平 內(nèi)容簡介
作者把我們生活中日用而不覺的事和物,把心性、情感和內(nèi)心秘密,用清俊、隨性、纏綿的文字化為了176首詩,美妙而雋永,扣人心弦。詩集內(nèi)容有對父親、母親、愛人、故土的描述,有對工作生活以及“生命途中全部復(fù)雜性”的思考,用平常心、平常話,道出一份沉郁和婉轉(zhuǎn),使那些愁苦和傷悲充盈著生機(jī)和活力,讀后給人深思,讓人沉靜,富有哲理,像繁華中的一片靜寧地,像燥熱夏夜中的細(xì)雨涼風(fēng),是80后女孩從基層奮進(jìn)大都市心路歷程的真實寫照。
遇見遼闊—王運平 目錄
遇見遼闊—王運平 相關(guān)資料
王運平的詩清俊、隨性、纏綿,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不易覺察的微妙詩意,她的詩告訴我們,詩歌不僅在遠(yuǎn)方,也在身邊的日常。 ——劉亮程 這樣的詩久違了。它們讓我從面對晦澀難懂的詩而困惑而焦慮而對自己的鑒賞力感到虛弱的尷尬處境中輕松走出?,F(xiàn)代與古典無縫組合,沒有突兀冷僻的修辭,沒有光怪陸離的意象,有的是平常、純粹、風(fēng)輕云淡、自然而然,讓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從前詩詞曲賦的意境之中。多為短詩,幅短神遙。 ——曹文軒 作者說:我已向生活交出了很多……然后這交出的很多,就變成了這一本詩集。有一些懷舊,攪拌著有甜味兒的傷感,有很具體的生活,散發(fā)著淡淡的煙火氣,也有含蓄的一次又一次心動,可能從來都不為人所知……其實為這些詩,我并不需要寫下這些多余的文字,因為詩自己會說話。我們?nèi)ヂ?,就可以了?——白巖松 王運平的詩歌品質(zhì)可以概括為外妍內(nèi)秀,最難能可貴的是,她用詩歌加強(qiáng)了她的內(nèi)秀,她把心性、情感和內(nèi)心秘密都化為了詩句,美妙而雋永,扣人心弦。 ——李少君
遇見遼闊—王運平 作者簡介
簡介
我拿著擁有的一切
又時常覺得兩手空空
獲得與失去悄然輪回
愛與恨此消彼長
我們是不是很像
所以
我的簡介也是你的
如果再寫
余而有傷
我們都一樣
生命最終的底色
是無止境的傷與愈
是永遠(yuǎn)的愛與勃勃之意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經(jīng)典常談
- >
史學(xué)評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