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吉錄(全二冊)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2677739
- 條形碼:9787512677739 ; 978-7-5126-7773-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迪吉錄(全二冊) 本書特色
和《了凡四訓》齊名的明代訓俗善書
讀其書,感發(fā)天性,觸動良心,趨吉避兇
晚明內(nèi)閣大學士顧錫疇作序傾心推薦
精心點校、文白對照全本全譯
迪吉錄(全二冊) 內(nèi)容簡介
《迪吉錄》是晚明思想家顏茂猷所撰的一部善書著作,為明清期間眾多官員、讀書人所珍重,并以此作為趨吉避兇、積功累德的人生必讀書。《迪吉錄》是顏氏“殷然以萬世人心為念”編著而成的。此書首卷1卷,后8卷各以“一心普度、兆世太平”八字領(lǐng)卷,分官鑒、公鑒二門,各有四部分,皆雜錄諸書因果之事。在第八卷末尾處附錄《女鑒》,是以女性為對象的,目的在于通過宣講婦人之道以便維系家庭內(nèi)的人倫秩序。此書“迪吉”之名,典出《尚書·大禹謨》:“惠迪吉,從逆兇,惟影響。”意謂人順從善道而行,則可成效立見,有吉祥之報。這與《易經(jīng)》中的“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和《尚書》中的“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的理念相呼應(yīng)。全書自歷代史書和史料筆記、小說中選取各種事例,闡明因果之理,讀來令人不由戰(zhàn)兢惕厲,心生戒慎恐懼,從而斷惡修善,其轉(zhuǎn)化人心之功亦大矣!
迪吉錄(全二冊) 目錄
目 錄
上 冊
卷之首
七 辨 2
六 祝 8
三 破 16
卷之一 官鑒一
奏疏全活之報 30
熒感主心之報 42
定策調(diào)和倫理之報 62
二心社稷交構(gòu)倫理之策 84
權(quán)貴薦賢之報 94
妒賢嫉能之報 110
同寅和衷之報 120
伐異爭功之報 132
賊害忠良之報 138
考試賂賄之報 148
卷之二 官鑒二
忘身體國之報 152
權(quán)要橫溢之報 172
不忠之報 190
忘身忠直之報 202
阿附權(quán)貴之報 212
忘身救民之報 222
希旨殺人之報 232
忘身總論 238
內(nèi)官忠善之報 242
內(nèi)官橫溢之報 254
卷之三 官鑒三
為將好生之報 272
好戰(zhàn)邀功及將軍嗜殺之報 278
英雄守節(jié)及強臣跋扈門 292
通夷猾夏報 308
居官全活之報 314
酷吏暴虐之報 326
修隙殺人之報 340
正罪伸冤之報 348
官長枉濫之報 360
立法嚴刻之報 374
知枉不辨之報 380
讒譖之報 386
卷之四 官鑒四
吏治循良之報 400
居官廉潔之報 418
黷貨之報 436
輕徭便民之報 450
興利之報 454
救荒賑饑之報 462
不賑饑荒之報 488
鄉(xiāng)紳家居懿行之報 492
公門積善之報 510
公門枉害之報 526
當官功過格 532
下 冊
卷之五 公鑒一
孝弟之報 548
不孝不弟之報 572
孝弟蓋愆養(yǎng)志之報 590
大不孝濟惡墮業(yè)之報 598
孝弟總論上 606
孝弟總論中 612
孝弟總論下 618
慈教之報 624
琴瑟靜好之報 632
負心離婚之報 638
不淫之報 646
漁色宣淫之報 656
資助嫁女之報 670
女婿廉義之報 682
寬下之報 684
家政酷虐之報 694
婢仆善惡之報 698
情冤之報 708
附:家訓 720
卷之六 公鑒二
大度人門 734
僻學诐行敗壞風化之報 748
公善獎善之報 756
口業(yè)變亂善惡之報 764
精修大道 766
左道惑眾之報 782
精修禪行 792
僧家奸貪之報 804
醫(yī)術(shù)種德之報 812
黃白真?zhèn)沃畧?820
戲侮圣賢之報 830
交情金玉之報 836
負恩反覆之報 842
機巧僥幸之報 848
卷之七 公鑒三
小善厚積之報 858
忍辱施濟之報 866
救濟施與之報 878
士民賑饑之報 906
舟陸濟渡之報 910
助喪修墳掩骼之報 912
虐尸之報 932
廉財之報 936
瞞心取財之報 946
奢儉之報 966
誘人蕩業(yè)之報 974
唆謀訐訟之報 978
卷之八 公鑒四
放生之報 982
殺生之報 1000
廣放生論 1026
劫殺私殺之報 1034
誤殺之報 1054
草澤嘯聚之報 1058
積善立命之學 1076
附:功過格引 1084
女 鑒
孝逆門 1100
淑睦報 1108
總 論 1112
忠義報 1114
慈殘報 1118
教子報 1128
守節(jié)背夫之報 1134
妒毒報 1142
廉貪報 1150
仁虐之報 1154
放生殺生之報 1160
……
展開全部
迪吉錄(全二冊) 作者簡介
顏茂猷(1578-1637),福建漳州府平和縣人,字壯其,又字光衷,號宗壁居士。天啟四年(1624)舉人,崇禎七年(1634)進士。其對五經(jīng)之學爛熟于胸,且對釋、道二氏之學也頗有研究。著有《五經(jīng)講宗》《六經(jīng)纂要》《經(jīng)史匯編》等。在晚明時代的勸善思想家中,他的名字足以和袁了凡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