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靈元氣社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
>
厭女(增訂本)
-
>
這樣學習才高效/楊慧琴
-
>
心理學經(jīng)典文叢:女性心理學
-
>
中國文化5000年
(精)法律社會學:非正當性的支配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65706
- 條形碼:9787542665706 ; 978-7-5426-6570-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法律社會學:非正當性的支配 本書特色
【圖書版次以實際收到為準】1.現(xiàn)代社會科學主要奠基人馬克斯韋伯 馬克斯韋伯是德國著名社會學家,現(xiàn)代*影響力和生命力的思想家,與卡爾馬克思、埃米爾涂爾干并列為現(xiàn)代社會學的奠基者。在對現(xiàn)代世界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思想大師之中,其地位至今仍然無可質疑,其思想體系始終沒有受到根本性的挑戰(zhàn)。 深入淺出地探討了法的緣起與變化 2.本書充分展示了韋伯作為出身于正統(tǒng)歐洲古代和中世紀法學史與經(jīng)濟史專家的學術水準,從比較人類各大文明的角度,深入淺出地探討了法的緣起與變化,舉例闡明了法律與政治、經(jīng)濟、宗教等社會各層面的關系,即法律與人的關系;以及與正當性的支配作一對比,分析城市的非正當性的支配是如何不同于傳統(tǒng)社會的正當性的支配的。 3.選目周全,編譯慎重,專業(yè)學者翻譯,譯文出色 理想國韋伯作品集包括了韋伯世界諸宗教的經(jīng)濟倫理觀以及制度論與社會學兩大系列的全部著述,囊括了這位學術大師一生的思想與研究精髓。著名歷史學家先生盛贊這套韋伯作品集有三大特色:選目的周詳,編譯的慎重,譯者的出色當行。著名社會學家蘇國勛教授認為,本套書的譯文是由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的學者基于研究之上的翻譯,譯文水準上乘,譯作品質精良。
(精)法律社會學:非正當性的支配 內(nèi)容簡介
《法律社會學》試圖解答這些問題:法律到底是怎么來的?法律的演進過程如何?法律到底在人類社會中扮演了何種角色? 《非正當性的支配——城市的類型學》原為韋伯《經(jīng)濟與社會》一書第二卷第九章“支配社會學”的部分內(nèi)容,原標題為“城市(非正當性的支配)”,以與其他章節(jié)所討論的“正當性的支配”作一對比?,F(xiàn)代市民社會是個“公民社會”,它是伴隨著城市共同體的出現(xiàn)而在傳統(tǒng)社會中產(chǎn)生的。韋伯就是以此來命名并分析城市的“非正當性的支配”是如何不同于傳統(tǒng)社會的“正當性的支配”的。 韋伯挾其渾厚的史學與法學素養(yǎng),從比較人類各大文明的角度,深入淺出地探討了“法”的緣起與變化,爬梳于層出不窮的繁雜史實,舉例闡明了法律與政治、經(jīng)濟、宗教等社會各層面的關系,即法律與“人”的關系?,F(xiàn)代的社會是個“公民社會”,而此共同體得以形成,是奠基在與傳統(tǒng)束縛的決裂之上。韋伯用“非正當性的支配”來形容西方的城市,正是為了凸現(xiàn)出這些城市共同體支配權力的自主性,以及其權力來源之掙脫傳統(tǒng)的“篡奪性”。這樣一個市民社會的發(fā)展過程,是有意了解現(xiàn)代公民社會的讀者不得不掌握的背景知識。
(精)法律社會學:非正當性的支配 目錄
總序一 余英時………………………v
總序二 蘇國勛………………………vii
法律社會學
**章 實體法領域的分化…………………………3
第二章 主觀權利的設定的各種形式………………………33
第三章 客觀法律的形式性格………………………148
第四章 法律思維的類型與法律名家………………………190
第五章 法的形式理性化與實質理性化、神權政治的法與世俗的法…………………………224
第六章 公權法與家產(chǎn)制君主的法制定,法典編纂………………………266
第七章 革命創(chuàng)制的法的形式性質,自然法及其類型……………………….305
第八章 近代法律的形式性質………………………325
譯名對照表………………………350
索 引………………………367
非正當性的支配——城市的類型學
譯 序………………………387
**章 西方的城市………………………389
第二章 古代與中世紀的門閥城市………………………432
第三章 平民城市………………………480
第四章 古代與中世紀的民主制………………………535
譯名對照表………………………580
索 引………………………590
(精)法律社會學:非正當性的支配 作者簡介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1864.4.21—1920.6.14),生于德國圖林根的小城埃爾福特。1882年開始在海德堡大學學習法律。1892年起,先后任教于柏林大學、弗萊堡大學、海德堡大學、維也納大學、慕尼黑大學。1920年6月14日,因肺炎病逝。馬克斯·韋伯、卡爾·馬克思和愛米爾·涂爾干三人,并列為現(xiàn)代社會學的奠基者。在對現(xiàn)代世界產(chǎn)生深遠影響的思想大師之中,馬克斯·韋伯的地位至今仍然無可質疑,其思想體系始終沒有受到根本性的挑戰(zhàn)。他一生著述甚多,以《宗教社會學論文集》及《經(jīng)濟與社會》等最為重要,以《學術與政治》《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等最為中國讀者所知曉。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