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鏡第三十三輯 :中華考古圖志
-
>
(花口本)(精)讀一頁就上癮的唐朝史(全4冊)
-
>
長安夢華錄
-
>
安史之亂
-
>
埃及法老圖坦卡蒙
-
>
紙上起風雷:中國文人(1900—1949)
-
>
西洋鏡:第二十三輯 五脊六獸
風月同天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6057513
- 條形碼:9787226057513 ; 978-7-226-05751-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風月同天 本書特色
1. 侯教授的文化簡史,帶你發(fā)現(xiàn)有趣又動人的古代生活文化細節(jié)。
2. 輕松閱讀中get有趣又生動的歷史冷知識: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飲食、服飾、節(jié)慶風俗、休閑娛樂等背后的歷史變遷與文化拓展。
3. 這種邊緣文化史為思考當下社會文化碰撞提供了一個別樣的切口。
4. 全書搭配百余張高清插圖, 圖文相映。
5. 隨書附贈配樂有聲書,聽讀隨心。
6. 全書內外雙封、高品質紙張,四色環(huán)保印刷,手感舒適。
風月同天 內容簡介
中華文明的起源,并非一地一端,而是“八方雄起”,這些如群星一樣的文明,經(jīng)過交融合流,*終都依附于同一個主流,形成我們獨特的文明。中華文化漫長的演變過程經(jīng)歷著縱橫兩個尺度的文化交融,橫向是各類外來思潮的影響,本書關注的重點則是縱向的歷程,即中國古代文化變遷中的文化融合與碰撞問題,涉及主題從與人們生活相關的飲食(火鍋、月餅、螃蟹)、服飾(秋褲)、社會生活(廁所、垃圾、快遞、追星、閱兵、抗疫)到節(jié)慶(春節(jié)、清明節(jié))、習俗、信仰(灶神、哪吒、玉兔)等。本書不同于那種宏大的敘事,而是著眼于古人生活日常,選擇從文化變遷的細節(jié)來觀照歷史,這種邊緣文化史為思考當下社會文化碰撞提供了一個別樣的切口。
風月同天 目錄
前言:如將不盡,與古為新
火鍋簡史 001
月餅簡史 013
食蟹簡史 021
廁所簡史 034
古代垃圾簡史 044
古代身材審美簡史 052
古代“秋褲”保暖簡史 062
古代女裝大佬簡史 072
古代反家暴簡史 084
古人迷惑追星簡史 093
清明節(jié)簡史 103
牛郎織女簡史 117
玉兔簡史 128
哪吒簡史 140
灶神簡史 150
古人春節(jié)吃喝玩樂簡史 165
古代“高考滿分作文”簡史 176
古代報紙簡史 189
古代快遞簡史 208
漫話宋版書 224
古代閱兵簡史 234
古代抗疫簡史 246
風月同天 節(jié)選
古人春節(jié)吃喝玩樂簡史
春節(jié)這個詞出現(xiàn)在中國歷史上是很晚的事。在民國以前,大年初一這個節(jié)日都叫作元旦或者元日,這個名稱由來極古,在《尚書·舜典》中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我們開始采用公歷,這才把元旦這個詞讓給了公歷的一月一日,又將傳統(tǒng)的元旦改為春節(jié)。**個稱為“春節(jié)”的大年是1914年開始過的,距今不過百年時間。
·吃吃喝喝過大年,古人大都喝酒吃辣
很長的一段時期,過年要吃五辛盤,喝屠蘇酒,這種風氣從先秦就開始,一直到現(xiàn)在一些地區(qū)都還有一些流風余韻!肚f子》就記載:“春日飲酒茹蔥,以通五臟也”,南朝時期梁宗懔的《荊楚歲時記》記錄更加詳細,說元日這一天“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下五辛盤。進敷于散,服卻鬼丸。各進一雞子”。周處《風土記》記載:“元日造五辛盤”。那么什么是五辛盤呢?《風土記》的注說:“五辛所以發(fā)五臟之氣,即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是也!逼鋵嵕褪怯帽★灳砩仙鲜鲞@五種生菜食用。因為是春節(jié)的節(jié)令食物,這個五辛盤也往往叫春盤。東漢崔寔的《四民月令》:“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彪m然習俗是這五種辛辣的食物,但也有人家會更換為其他菜蔬!额愐浮ぬ觳俊ふ隆芬拼端臅r寶鏡》:“東晉李鄂,立春日命以蘆菔、芹芽為春盤,相饋貺!碧J菔就是蘿卜,春盤吃蘿卜后來也得到弘揚,尤其明清以后,春盤會特別吃水紅蘿卜,還取了一個特別的名字,叫作“咬春”。榮陛《帝京歲時紀勝》寫道:“新春日獻辛盤。雖士庶之家,亦必割雞豚,炊面餅,而雜以生菜、青韭菜、羊角蔥,沖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紅蘿卜,名曰咬春!
清代潘清丁觀鵬《太平春市圖》(局部)
喝酒當然也是這一天的重要內容,前面提到《莊子》里就說春日飲酒,《荊楚歲時記》里更詳細記載了兩種酒,一是椒柏酒,一是屠蘇酒!肚G楚歲時記》引用董勛的話說:“俗有歲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貢樽。正月飲酒先小者,以小者得歲,先酒賀之。老者失歲,故后與酒!蓖捞K酒似乎在后代更流行,宋代的時候屠蘇酒依舊很流行,所以王安石非常有名的《元日》詩里就說:“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边@天喝酒,次序也很有講究,要從年齡小者開始,老人*后喝。因為小孩子是得了一歲,而對老人來說,這是生命里又逝去一年。所以宋代蘇轍的《除日》詩里有一句:“年年*后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余!彼磕*后一個喝屠蘇酒,就是因為他是全家年齡*大的那個。這句詩實際上也是在感慨他自己年華漸去。蘇轍的哥哥蘇軾就豪爽一些,他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詩中說:“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后飲屠蘇!币馑季褪侵灰眢w健康,每年*后一個喝酒也沒什么。
上面提到的是正月初一的飲食,在現(xiàn)代社會中已經(jīng)不太流行了。我們更常見的是大年三十晚上全家團圓吃的“年夜飯”。古人很早有大年三十守歲的傳統(tǒng)。西晉周處的《風土記》記載,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為“守歲”。這個時候年夜飯還談不上豐盛,越往后代,年夜飯就越受重視。據(jù)清宮檔案記載,乾隆四十九年,乾隆皇帝和家人們的除夕筵,單豬肉就用了六十五斤,菜品就有六十多種。
·官員們大年初一不放假,民間流行逛街
自漢至清,正旦朝會一直是宮廷內部慶祝新春的重要典禮,而且禮儀規(guī)矩愈發(fā)煩瑣與森嚴。在漢代的《漢官典職儀式選用》對朝賀儀式做了介紹,一是群臣覲見皇帝并進獻賀禮,*后為皇帝齊呼萬歲;二是在宮廷內賜酒擺筵,宴會在舞蹈與戲曲中進行;*后一步便是禮畢,群臣按規(guī)矩依次退場。《東京夢華錄》里詳細記載了宋徽宗時期的元旦大朝會,參加者不僅包括宋朝的大臣,還有前來朝賀的各國使者,包括遼國、西夏國、高麗、南番交州、回紇、于闐、三佛齊(今蘇門答臘島一帶)、南蠻五姓番(今云南一帶)、真臘(今柬埔寨一帶)、大理、大食(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蘭帝國)。
民間自然歡樂更多,比如在北宋,正月初一叫年節(jié),首都會特別開放三天“關撲”這種賭博游戲,大家早上起來會互相拜訪祝賀!皦厚R路”逛街也是大家的首選,街頭巷尾,都是各種食物點心、生活用品的攤子,還有搭起來的臨時棚子,有賣帽子梳子的、賣珠玉首飾的、賣衣服的、賣裝飾用的假花的、賣領巾抹額的、賣靴子鞋子的,還有賣各種小玩意兒的,其間也有專門表演歌舞的娛樂場所。行人來來往往,車水馬龍。南宋時期,這天還會賞燈,跟元宵節(jié)一樣。
·古代拜年流行送“明信片”
逢年過節(jié)互相祝福是自古以來的傳統(tǒng),但要在過年的短短幾天里,逐一當面祝賀所有親友故交,也確實有著現(xiàn)實的困難。現(xiàn)代人一般都是用短信、微信之類群發(fā)拜年祝福,古人也有他們的應酬妙法,那就是群發(fā)“明信片”,用自己的古人名片代表祝福。
清姚文瀚《歲朝歡慶圖》
《清波雜志》載:“元祐年間,新年賀節(jié),往往使用傭仆持名刺代往!边@種名片也叫“飛帖”,以至于形成了“拜年不必進府門,送上名片抵見人。各處賀歲皆如此,贈予紙店大筆金”的狀況。每家每戶接受這些飛帖也很累,干脆在大門口做個過年專用信箱,大概就是用紅紙做個袋子貼在門口,專門用來接受這些“拜年明信片”。這種風氣一直持續(xù)到明清。明代才子文徵明《拜年》詩云:“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shù)紙,世情嫌簡不嫌虛!鼻宕堆嗯_月令》則形容北京的過年期間“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
·歷史悠久的爆竹
隨著定點燃放和禁燃禁放政策的推行,大城市里的煙火爆竹越來越少見,環(huán)保過年,值得提倡。實際上爆竹在中國也經(jīng)歷了漫長的發(fā)展變化。在先秦時期,就有燃燒竹木用來辟邪的習俗。過年和爆竹聯(lián)系在一起應該在春秋時期就出現(xiàn)了,但*早可靠的記載見于《荊楚歲時記》:“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贝竽瓿跻贿@一天雞鳴時分,家家戶戶都會早早起床,在庭前點燃爆竹,主要就是為了辟山臊惡鬼。什么是“山臊惡鬼”呢?據(jù)其所引用的漢代《神異經(jīng)》所記載的傳說,在西方大山中,有一種只有一個腳、身高尺余的怪物,人要是遇到它,就會寒熱不調,容易生病,這個怪物就叫“山臊”。這種鬼*怕的就是竹子在火里燃燒時噼噼啪啪的聲音。這種風俗在后來就成為過年的標志習俗。這一時期,因為火藥沒有發(fā)明,所以爆竹都是真的竹子。
在唐代的詩作里,就有不少關于爆竹的內容。比如元稹的《生春二十首》中,就有“何處生春早,春生稚戲中。亂騎殘爆竹,爭唾小旋風”的句子,再如張說《岳州守歲》,也描述了“桃枝堪辟惡,爆竹好驚眠”的跨年情形。要論關于爆竹*有名的詩句,莫過于北宋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中,送走了舊年迎來了新年。人們飲美味的屠蘇酒時,又有和暖的春風撲面而來,好不愜意!當然也有老詩人會在爆竹聲中因為感慨歲月流逝而感傷,比如劉克莊的《歲除》中就寫道:“兒童燒爆竹,婦女治椒花。獨有龍鐘叟,凄涼感歲華。”隨著火藥的發(fā)明,唐初的時候,人們把火藥裝到竹筒里,用引線點燃,“爆竹”這個詞才變得名副其實。到了宋代,開始用紙筒代替竹子,爆竹就和今天我們所見的鞭炮很接近了。在明清的時候,爆竹種類越來越多,清代的《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的爆竹就有“雙響震天雷”“升高三級浪”“霸王鞭”“竹節(jié)花”“泥筒花”“金盆撈月”“疊落金錢”等名目,還有在地上盤旋的“地老鼠”、在水中的“水老鼠”等特色炮仗!都t樓夢》里也提到“滿天星”“九龍入云”“平地一聲雷”“飛天十響”之類的炮仗名目。
清張宏《歲朝圖》
在金庸先生的《神雕俠侶》中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場景,楊過在郭襄十六歲生日的時候送上了三份禮物,其中第二件禮物是那晚襄陽城上空絢麗的煙花,在煙花爆炸之后,天空中出現(xiàn)一行字“恭祝郭二姑娘多福多壽”。并且以此為信號,焚燒了蒙古大軍的糧草。很多讀者紛紛感慨,這是郭襄一生中收到的*獨特的禮物。在真實的歷史中,宋代煙火也確實已經(jīng)很先進了。唐代煙花已經(jīng)出現(xiàn),宋代就比較先進了,南宋《武林舊事》記載:“宮漏既深,始宣放煙花百余架。于是樂聲四起,燭影縱橫!薄段淞峙f事》還記載,正月初一這天,“午后,修內司排辦晚筵于慶瑞殿,用煙火,進市食”。明清時候煙花水準就更高了,《紅樓夢》里第五十四回,就有賈府在春節(jié)期間放煙火的記載,“賈蓉聽了,忙出去帶著小廝們就在院子內安下屏架,將煙火設吊齊備。這煙火俱系各處進貢之物,雖不甚大,卻極精致,各色故事俱全,夾著各色的花炮”。
風月同天 作者簡介
侯印國
甘肅定西人,九三學社社員。文化學者,高校教師,主要從事文獻學和文化傳播學的教學和研究,近年來主要關注佛教傳播學研究。出版有《清代私家書目研究》《中國佛教慈善簡史》等文獻學、文化傳播學專著,另有整理和主編古籍整理著作《東京夢華錄》、教材《國學通識》等,曾獲美國百人會英才獎、中國古文獻學獎一等獎、中國目錄學會優(yōu)秀論文獎、南京大學五四青年獎章等榮譽。在《揚子晚報》等媒體開設有學術隨筆專欄《侯教授的文化簡史》。入選南京市優(yōu)秀文化人才。
- 主題:
可以說?風月同天?是一本邊緣史,切入角度很獨特,選的歷史切入口很吸引人,體現(xiàn)了歷史對生活的影響,同時也討論了生活物品對歷史發(fā)展的影響。作者的筆觸很清新,同時不乏專業(yè)性,值得一讀
- 主題:插圖清晰,圖文并茂
塑封,裝訂緊實,裝幀典雅。本書著眼于古人生活日常,從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飲食、服飾、節(jié)慶風俗、休閑娛樂等細節(jié)來觀照歷史,關注其背后的歷史變遷與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