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包郵 尋求平衡

作者:貞堯仔著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2023-01-01
開本: 24cm 頁數(shù): 350頁
本類榜單:哲學/宗教銷量榜
中 圖 價:¥34.0(6.1折) 定價  ¥56.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尋求平衡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1089819
  • 條形碼:9787211089819 ; 978-7-211-0898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尋求平衡 本書特色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比松谑?,需要在生活實踐中把握為人處世的尺度,學會處理與自然、與社會、與他人、與自我的平衡關系。以感恩之心來尋平衡、找平衡,則平衡易得,由此安頓自我,乃至成就自我,平安喜樂過一生。本書源于作者生活與工作的感悟。

尋求平衡 內容簡介

本書以人的“謙、善、真”品質為基準,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兩個角度來分析、思考人的各種現(xiàn)實問題,探討人如何在自身和社會生活中尋找自己的基點,平衡來自現(xiàn)實生活的各種事物、關系,從而盡量減少沖突,減輕困惑,*終找到自己心靈的安頓之所。

尋求平衡 目錄

**章 平衡的一般概念
一、平衡的詞義
二、平衡的法則
三、平衡的哲學觀
第二章 認識你自己
一、人憑什么立足于社會
二、人的實踐生存方式
三、人的異化
第三章 人與自然的平衡
一、認識自然
二、道法自然
三、合和自然
第四章 人與社會的平衡
一、人的社會角色
二、人的社會價值
三、人的社會規(guī)范
第五章 人與人的平衡
一、“家”的序位和友道精神
二、分清做事的三個層次
三、人的平衡法則
第六章 人與自身的平衡
一、人的自覺
二、能力的邊界
三、感受幸福
第七章 人的實踐思維
一、戰(zhàn)略思維
二、歷史思維
三、辯證思維
四、系統(tǒng)思維
五、創(chuàng)新思維
六、法治思維
七、底線思維
八、精準思維
后記
展開全部

尋求平衡 節(jié)選

**章 平衡的一般概念 平衡無處不在。整個宇宙空間的物質基本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自然科學中的“能量守恒定律”所驗證的能量。從物質結構分析看,物質合成前后原子量是相等的,比如兩個氫分子和一個氧分子結合生成兩個水分子。在人文社會科學中,如《周易》講的陰陽,就是一對平衡,始終處于一種穩(wěn)定的狀態(tài)。我們平常所說的善惡、美丑、進退、快慢都處于一種二元對立的平衡狀態(tài)。老子的“道”、孔子的“中庸”、馬克思的“度”、馬克龍的“第三力量”、牛頓的第三定律“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等,都是平衡理念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不同范疇的不同表述。 一、平衡的詞義 《辭?!分小捌胶狻币辉~有兩種含義:(1)衡器兩端承受的重量相等?!稘h書·律歷志上》:“準正,則平衡而鈞權矣。”引申為幾個方面在數(shù)量或質量上均等或大致均等。(2)亦稱“均衡”。指矛盾暫時的相對的統(tǒng)一或協(xié)調。一般可分為動態(tài)平衡和靜態(tài)平衡,但這兩種形態(tài)都是和運動分不開的。在絕對的、永恒的物質運動過程中存在著相對的、暫時的靜止和平衡。平衡的哲學意義在于,我們常說天道自衡,宇宙萬物都有求存在的本能,這種本能源自萬物的存在智慧,所產生的自然力量使宇宙萬物總趨于平衡。宇宙萬物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相互影響中保持自己的獨立存在。存在就是平衡。人能存在,必須與聯(lián)系著的事物保持平衡。從小的方面說,一個人能在一個家庭存在,就必須處理好家庭成員以及其他與之相聯(lián)系事物的各種平衡關系,存在就必須平衡。平衡是消除沖突的藝術,讓人“詩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①,是人生的*高境界。 二、平衡的法則 平衡有五條法則: (一)平衡循環(huán) 平衡循環(huán)就是平衡運動,也是矛盾運動,事物始終處在從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而后又到新的不平衡的運動狀態(tài)中,宇宙萬物都是如此。如我們的學習成長過程,從剛上小學的不適應到后來的適應,升入中學后又從不適應到適應,然后上大學又從不適應到適應;參加工作到新的崗位,也是從不適應到適應的過程。從不適應到適應,又從適應到不適應,人就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新的不平衡的循環(huán)運動中進步成長。 (二)自我平衡 自我平衡即系統(tǒng)內部結構的平衡。系統(tǒng)結構決定系統(tǒng)的性質和功能,系統(tǒng)結構的變化是為了適應外部環(huán)境。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系統(tǒng),為了更好地適應外部環(huán)境,自身要尋求平衡,即結構平衡,也就是自我平衡。如人的五官,其結構決定其功能和性質,各就其位,各盡其用。但當某一個器官發(fā)生故障的時候,系統(tǒng)內部就會自動地進行調節(jié),某些功能發(fā)生障礙弱化了,另一些功能就會增強,此消彼長,尋求平衡。比如聾啞人,耳朵聽不見,語言能力缺失,但一般來說眼睛就特別敏銳,手腳敏捷;盲人,眼睛看不見,一般聽力特別好。 (三)事物對稱 事物對稱是系統(tǒng)與系統(tǒng)之間的平衡。宇宙萬物都有它自身的對稱方,一方的存在都是因另一方存在而存在,都有其對立面。一個系統(tǒng)的存在,肯定是以另一個系統(tǒng)的存在為依據(jù),這就是事物對稱。《周易》中講的相生相克,就是這個意思。比如人患了某種病,肯定是身體的某些物質缺失或某些機能失調,一般都能找到對癥的治療辦法。某種病目前難以治療,只是由于目前人的認知水平有限,還沒有找到對癥的藥物和治療方法,并不能說無藥可治、無法可施。許多病,以前不能治,但現(xiàn)在可以治好,就是因為找到了病的對立面,能對癥下藥。 P1-3

尋求平衡 作者簡介

貞堯仔:近耳順之年開始創(chuàng)作散文、歌詞等,作品散見于各級各類報刊,已出版散文集《番薯情》(2022年3月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散文《福榕記》榮獲“福在八閩”全國征文活動二等獎;歌曲作品《看見》獲評為福建省慶祝歌曲征集評選活動優(yōu)秀作品。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